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中国公开赛——丁俊晖,一切从这里启航
关注

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二十年前敲开中国的大门,几番波折后才落地生根。它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给古老的北京城带来一种优雅的格调,让东西方体育文化产生融合。丁俊晖,十八岁时捧起排名赛奖杯,几番沉浮后仍继续征途。他在赛场度过很十几年的生日,给跌宕的青春留下一丝甜蜜的回味,不觉间已从弱冠到达而立。

许多球迷都对2005年的中国公开赛印象深刻,那是斯诺克在本土以外的一个“里程碑”,可谓意义非凡。记得当初家里还没有高清的播放设备,二十五英寸彩色电视机伴随着满屏的小麻点儿画质非常糟糕,但那时候依然看得兴致勃勃。那届比赛的具体细节在我脑海里已经渐渐模糊,只记得雕刻着团龙纹金灿灿的奖盘,还有丁俊晖和母亲的深情相拥。

自此,一项赛事与一位球员便开始密不可分。中国公开赛是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进行,而丁俊晖的生日恰巧就是四月一号。比赛期间在“家门口”庆生,朋友、球迷、媒体,当然希望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虽尽量避免打搅到比赛但有时也应接不暇。丁俊晖之后仅于2014年重夺过中国公开赛的冠军,不知道赛场外的活动应酬会否影响竞技状态?

timg.jpg

(图为2005年丁俊晖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


话说回来,丁俊晖堪称中国斯诺克的一块“活招牌”,有责任为这项运动推广助力,可只要还是职业球员就必将以成绩为重。像某些外国球员那样自在、随性、偶尔耍点小脾气、丁俊晖大部分情况下做不到,似乎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无形的限制,而这枷锁又是谁扣的呢?还有待思考。最近两年,丁俊晖也在试图调整同外界的相处模式,保留私人空间不被干扰。

我们都有被环境、地位、职责束缚的时候,如果想跳出来必须舍弃某些东西。相信经过十多年的沉淀,丁俊晖应该更加渴望体会对斯诺克最由衷的热爱。所谓的票房保障,万众焦点,当那些标签全部摘掉,只简单享受于斯诺克的魅力。反归球员的本质,重拾年少时的纯粹,如果带着这样的心态再回到熟悉的中国公开赛,或许便能见到一个久违的丁俊晖。

胜利也好,失败也罢,有限的运动生涯正在流逝,赛场上每分每秒都值得珍惜。倘若晖煌只不过瞬间,期望得不到满足,放下亦是收获。转眼间过去十四年,很多事均已悄然的发生改变。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从“北京大学省体育馆”移师到“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丁俊晖也退却了稚嫩,脸上的痘印,心底的伤口,都在不断填平愈合。

四月一号,2019斯诺克中国公开赛正式打响,丁俊晖同时迎来了三十二岁的生日。赛事和球员能够共同成长,相互见证着一些变或不变,可以说非常难得。曾经看过一段话“时光是伟大的作者,它会书写最完美的结局。”而我想,在此之前总要尝尽悲欢离合,不枉费人生的精彩吧。祝丁俊晖生日快乐!愿斯诺克中国公开赛越办越好。

timg (1).jpg

(图为2017年丁俊晖手捧生日蛋糕)


本文作者:足尖写作人苗苗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