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记得今年8月份,有位资深的球迷朋友特别提出了一条建议,要我写写国内斯诺克比赛中“颁奖仪式之乱象”。当时感觉这个主题略显片面,而且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我便未急于完成。本月底,黑龙江省大庆市又将举办2018斯诺克国际锦标赛,希望这届的颁奖仪式可以迈进2.0时代。
颁奖仪式,是一项赛事中至关重要的压轴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可有些时候,国内斯诺克比赛这个“睛”画得太过浓烈,以至于喧宾夺主。之前电视上很少转播颁奖仪式(时间有限),可如今网络平台通常都会直播完整的流程,让我们更全方位感受球员夺冠后的心情和赛场热闹欢乐的气氛。
这本是件好事,但无疑也将某些问题暴露到了大众面前,质疑便在所难免。斯诺克比赛的颁奖仪式步骤并不复杂,给冠亚军颁发奖金支票及奖杯,两位球员发表感言,合影留念,结束。按照程序,整个过程顶多不超二十分钟。当然,这是英国世锦赛颁奖仪式的节奏。再看看中国呢?大概...介绍嘉宾的时间足够玩儿几局手游的了。
我记得2017年在玉山举行的世界公开赛(总被当作反面教材),丁俊晖不负所望夺得了最终的冠军,全场一片沸腾!可随后的颁奖仪式,让所有人的兴致都大打折扣,或许是母亲离世后拿到的第一个冠军,丁俊晖眼泛泪光心情格外激动,然而在坐了近半小时的冷板凳后这种情绪被消磨殆尽,无疑已经错过发表感言的最佳阶段。
其实,世界公开赛的颁奖仪式增设了多个环节,例如敬赛场安保人员,志愿者,等等。这原是不错的想法,但却在顺序上没能合理安排,导致被拖得漫长难熬。再有就是老问题,各路官员领导,介绍、致意、寒暄,这些时间花的实在冤枉,如果省略将提升整体效果。
英国斯诺克比赛的颁奖仪式,步骤简单,节奏紧凑,会尽量以球员为核心。颁奖仪式我看的不算多,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世锦赛和伦敦大师赛(即温布利大师赛)。现场气氛轻松活跃,球员能够尽情释放喜悦,表达对比赛的感受。最后,还可以同家人一起捧杯庆祝,温馨美满。
我不知道,中国斯诺克赛事的颁奖仪式,什么时候才能撤下虚张声势的领导班子,什么时候才会去除如报菜名般的赞助商清单,回归纯粹而隆重的方式。有人也许想说,这就是“中国特色”,既然在这里便该入乡随俗。恕我很难赞成此种观点,特色并不等于特权,毕竟真正的主角是奉献精彩比赛的球员。
本文作者:足尖写作人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