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北京有位知名武术家吴斌楼,善拳法。他有一位弟子名张大为,前后总共跟吴先生学武18年,算时间较长的。
吴斌楼一直对弟子言传身教,告诉弟子练武之人,要有手德、有口德。在教武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在弟子掌握了一定套路基础后,往往就要过渡到技击阶段。
吴先生先会将一些招式用法,拆解演示,传授如“五花炮”“六合手”“五脚配五手”等对练招法。尤其重视步法,两人接手后,一进一退,训练拳、步的配合。而后再传速合、封挡、行顺、用巧、抢攻、赚打的要诀。下一个阶段,吴先生会喂招。故意的露出一些破绽,让徒弟来打他。并进一步要求弟子打人的分寸。之后,为提高弟子的抗击打能力,吴先生会传授一些内功。
谈至此处,张大为老师为我演示两种桩法——人自然站立,或双手过头,取托天之势,或两手左右平伸。气血运行,抻筋拔骨,会嘎嘎作响。
另传铁砂掌的功夫,并无什么技巧。先插黄豆,再拍铁砂,每日两次。练功前后,双手都要用药水浸泡。药方各家门派,大同小异,但统算都是十几味药的加减。
从四中毕业后,张大为先生考取了北师院中文系,使他在文笔驾驭的能力上突飞猛进。师父放心地将一些整理拳谱,回复来信的事务交给他。每有稿件完成,最后的署名都是吴斌楼。
张大为觉得,师徒如父子,为师父做一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帮师父做一些如扫地、往水缸打水、倒炉灰等家务。这些都是张大为主动做,师父从不指使弟子干这些。张大为与吴先生师徒情深,吴先生给妻子上坟,都让张大为陪着去。吴先生一直认为弟子是自己武学的继承者,绝不是索取钱财的对象。这和我接触过的一些江湖武师大不一样。
记得有一位武林前辈,说自己教拳不要钱。笔者便去了他的拳馆,第二次去,这位老前辈就说;“小祝,听说你在铁路工作?”我说是。老前辈提出来;“我和老伴儿想去北戴河旅游,你帮我买火车票,然后在给我把旅馆定喽。”我心说,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张大为一入大学便被学校武术队选入,一年后代表学校参加了大学生运动会,在团体赛中为团体拿下宝贵的成绩。他的金背砍山刀当时赢得很多好评。大学住校,每逢星期天回家,他又把半天的时间留在了师父的拳场上,坚持练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六十年代中期,他还曾在他人协助下抓住一个拦路打劫的人。谈起这段,他说,功夫谈不上,就是胆壮而已。
1968-1970,张大为这两年去部队锻炼。每天的农事劳动,异常艰苦。三月份的坝上还很寒冷,要赤脚站到表面浮着冰渣的水田里育秧,天长日久,使他染上了一种怪病——四肢皆不能动,每天大小便都要有战友抱着,才能进行。但这时张大为的意志并没有垮,他相信,自己是可以恢复的,而这种自信,是武术给他的。果然,后来通过两个月的针灸治疗,张大为又能下地了。
回到北京,张大为继续随吴先生练武,在师父身边,有新弟子出现,也有老徒弟去了外地,张大为算是跟师父时间较长的,前后总共18年。
文/祝兆良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