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十五运会网球项目竞技水准高
关注

十五运会网球项目共产生6枚金牌,分布比较平均。本届全运会竞争之激烈、比赛水平之高堪称历史之最。设青年组团体赛的改革举措和涌现出的年轻球员引人关注。此外,香港和澳门在本届全运会的表现也是亮点,谱写了大湾区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网球篇章。

竞技水平创新高

北京队拿到两枚团体赛金牌、两枚单打银牌和一枚双打铜牌,成为最大赢家。吴易昺和朱琳拿到的单打金牌,分别为浙江队和安徽队实现全运会网球金牌零的突破。王雅繁和蒋欣玗在女双项目夺冠,四川队时隔20年再度站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随着唐盛/孙浅拿到男双金牌,江苏队已经连续六届在全运会夺金。

相比于此前的全运会网球比赛,本届全运会无论男子项目还是女子项目,已经在职业巡回赛证明过自身实力的球员数量都是历史之最。正因为如此,在前几轮单打比赛中,出现了很多悬殊的分差。正如有球员所言,职业球员的日常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网球中,一切都是围绕参与竞争激烈的比赛。最终的男单八强恰好是赛会前八号种子,充分展示了经过职业氛围熏陶和锻炼过的球员的实力。很多比赛放到巡回赛也是高水准对决。

女子比赛也是如此。最终夺得冠军的朱琳在结束单打第二轮比赛后就坦言,有实力争夺冠军的几位球员彼此之间非常熟悉,平时经常一起训练和比赛,最终比拼的是心态。

本届全运会竞争激烈,水平非常高。包括吴易昺在内的很多球员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诸多球员已经能够在职业巡回赛展现出竞争力,全运会的竞技水平也水涨船高。其背后的原因是有更多人愿意走出舒适圈,专心到更高水平的环境中训练、比赛,全方位提升职业能力。当他们回到全运会赛场,效果一目了然,对于年轻球员也会起到示范作用。

新举措与“青春风暴”交相辉映

全运会是锻炼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本次全运会网球项目首设青年组团体赛也是亮点之一。虽然这样的设置并不与奥运会设项直接挂钩,却是服务于奥运备战和打造网球强国的新举措。

十四运会之前的全运会上一直设有团体项目,但都是成年队员参赛,这次团体项目参赛运动员要求必须为2005年1月1日(含)至2011年12月31日(含)之间出生,参加单打或双打比赛的运动员不得兼项,且第二个单打须由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运动员出场。此举的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各地更加重视年轻球员培养,提早为接下来的奥运周期做准备。

年轻球员的表现也是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此前20岁以下球员中,只有商竣程、周意、张天汇颇受瞩目。这次有多位年轻球员在全运会舞台上展现出了潜力,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徐旷清。这位在南京接受网球启蒙,之后长期在国外边上学边打球的“神秘新星”,堪称本次赛事一大发现。

2008年出生的张瑞恩与2009年出生的渠依含是各自年龄段球员中的佼佼者,她们在团体赛的一场对决,让很多资深人士感叹堪比职业巡回赛。包括她们在内,有多位参加了青年组团体赛的球员随后也参加了单项比赛争夺,其中渠依含在首轮就淘汰了赛会4号种子郭涵煜。全运会新政策的引导作用需要时间逐步显现,一批有潜力的新星已经登场,本届全运会网球赛事刮起的“青春风暴”让人难忘。

港澳球员绽放别样风采

大湾区一直是我国网球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共同主办十五运会,香港和澳门在网球比赛中也绽放出别样风采。

香港队获得了男子单打和青年组男子团体赛两枚铜牌,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都获得第五名。其中,黄泽林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球员。如今不仅内地男网球员在良性竞争中彼此激励变得更好,已经在巡回赛证明过实力的黄泽林参与到全运会竞争中,对于中国网球发展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目前国内举办的ATP、WTA、ITF各类赛事愈发丰富,香港的职业球员也是受益者。现在香港网球总会和内地多个省区市的协会展开合作,球员们经常一起练球,也会通过交换外卡来内地比赛。

澳门队本次在全运会取得的成绩无法和其他队相比。由业余球员组成的澳门队所要面对的对手,无论是比赛积累还是训练质量,都是他们难以企及的,而且澳门队也是最年轻的一支队伍。

正因为如此,澳门队制定的目标很客观清晰——有进步就好。澳门网球队领队吴玉玲深知,澳门网球的希望在于青少年。更多地与内地选手交流,让澳门孩子多打高质量比赛,澳门网球的未来会更好。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提速,交通更加便捷,加之教练的鼓励和引导,现在很多家长都愿意带孩子来内地比赛,这对他们的提高很有帮助。吴玉玲特别提到了中国网协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排名赛,这项比赛设立后,让很多澳门网球青少年受益。


来源:中国体育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