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老将坚守 新秀崛起 热血传承 ——盘点2025年羽毛球世锦赛国羽关键词
关注

202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日前在巴黎落下帷幕,中国羽毛球队时隔14年再次闯入世锦赛所有五个单项的决赛,最终斩获2金3银1铜。本次比赛国羽遭遇了诸多困难,但在面对困境、逆境时,展现出了强大的斗志,表现出的精神更令人动容。一周的比赛,有很多画面让大家难忘。本期通过盘点关键词,回顾国羽本届世锦赛之旅,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

W_11211108_25050213_nmz.jpg

关键词:坚韧

“对大赛的渴望,求胜欲望都很强烈,让他们打得很有意志力,即使在身体状态不佳的时候,也能继续坚持。”中国羽协副主席、国羽单打主教练夏煊泽在评价两位单打球员石宇奇、陈雨菲的表现时说。

“这次世锦赛每一场都很困难,好几次都是快输掉又扳回来,能拿到冠军挺不容易的。”克服重重困难后登顶,石宇奇在本届世锦赛的表现完全可以用“坚韧”来形容。从1/8决赛到决赛,石宇奇连续4场打满三盘,与法国选手小波波夫大战80分钟,与加拿大“黑马”赖浩俊鏖战80分钟,决赛又与泰国名将昆拉武特激战77分钟。在半决赛后,更是累到边吃面包恢复体能边接受采访。

虽然一次次遭遇挫折,但石宇奇从未放弃。“他每一次比赛结束后,为了减少出现疼痛点,要把肌肉全部放松下来,每次放松都持续2个小时。”国羽医务组组长宋立佼表示,石宇奇坚韧的背后是自我的严格要求。

石宇奇那个曾经反复砸碎再黏合的“鸡蛋壳”,现在已经蜕变成最坚硬的“石头”。

陈雨菲的坚韧更是令人感动。半决赛受伤,她拖着一条伤腿硬生生地挑落了世界第一、韩国名将安洗莹。吃下8颗止痛药,站上决赛场地时,她的右脚踝已经又肿又疼。宋立佼说,这种伤病正常要休息两到三周,但陈雨菲还是决定走上赛场试一试。尽管没能夺冠,但是她的拼搏精神感动了所有人,“我不希望被记住的是可怜、可惜、遗憾。我希望被记住的是绝不放弃、永不认输。”陈雨菲说。

作为女双世界排名第一、赛前的夺冠大热门,刘圣书/谭宁的夺冠之路也并不轻松,她们面对更多的是对意志力的考验。特别是冠亚军决赛的决胜局,在高强度的多拍对抗中,“圣坛”组合展现出坚韧的一面。“大家都很想要这个冠军,我们是靠意志品质拼下来的。”刘圣书说。

W_12308715_25050213_nmz.jpg

关键词:眼泪

本届世锦赛国羽“一哥”石宇奇、“一姐”陈雨菲的眼泪,让很多人动容。

踏入巴黎赛场的石宇奇连续作战,无论输赢都表现得很平静,从他的脸上几乎看不出任何情绪。然而当决赛战胜对手、夺得冠军的那一刻,石宇奇的情绪完全爆发出来,跪在地上捂着脸痛哭。去年的巴黎奥运会,他在这里止步八强;一年后,他在同一片场地终于登顶。这一路走来,石宇奇遭遇了很多困难,低谷、禁赛、肠胃疾病、三次手术等等挫折,29岁的石宇奇终于圆梦,其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如果说石宇奇的眼泪是一种情绪释放,是多年坚持的释然,那么陈雨菲的眼泪更让人心酸。半决赛受伤后,陈雨菲很平静地接受了现实,但在决赛,她拼尽全力也因脚伤无法跟上对手的速度时,陈雨菲难过了。于是在登上亚军领奖台前,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来到混采区时,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很多球没办法再启动……”这次参加世锦赛,陈雨菲的状态和心态都很不错,原本非常有机会实现突破,然而伤病让她无法拿出最佳状态。无奈、不甘、遗憾,这一刻陈雨菲的眼泪有着很多内涵。

石宇奇、陈雨菲的眼泪承载着太多意义,而年轻球员更多是激动的眼泪。刘圣书/谭宁在夺冠后,两人都直接倒地掩面而泣。当站在冠军领奖台,听着国歌奏响、看到国旗升起,谭宁更表示激动地想哭。首次参加世锦赛就站上领奖台的男双组合陈柏阳/刘毅,在锁定奖牌后,也激动地想哭。这些激动时刻会成为这些年轻选手成长道路上的宝贵回忆。

关键词:逆转

随着世界羽坛竞争愈发激烈,国羽的每一次胜利都来之不易,特别是世锦赛这样的大赛,更是考验球员的逆风球能力。本次比赛国羽上演了不少逆转取胜的场面,大家在落后时没有放弃,一直在想办法扭转被动局面。

石宇奇夺冠道路十分曲折,“逆转”几乎成为他本届世锦赛征程的缩影。1/8决赛对阵法国选手小波波夫,在第一局20比22失利、第三局5比11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半决赛对阵本届世锦赛的“大黑马”加拿大选手赖浩俊,第一局13比21告负,第二局18比20落后,当对手拿到两个赛点时,石宇奇也还在想办法,最终实现了逆转。决赛对阵泰国名将昆拉武特,石宇奇在决胜局一度3比8落后的情况下逆风翻盘。

另一位男单国手翁泓阳在本届世锦赛也有不俗表现,最后输给了石宇奇止步八强。在对阵中国台北选手李佳豪时,他在第一局比赛一度17比19落后,之后以21比19逆转取胜。而在与法国名将拉尼尔的比赛中,翁泓阳更是出现了第一局4比12、12比17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但也通过及时调整,以21比18逆转取胜。这样的逆转,增长了翁泓阳的气势,也打击了对手的信心,导致拉尼尔在第二局发挥不佳。

男双组合陈柏阳/刘毅一步步闯入决赛带来惊喜,源自于顽强拼搏的良好作风,他们的逆转场面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世锦赛首场比赛,陈柏阳/刘毅对阵捷克组合伊日/克雷尔,第二局一度6比10落后,随后以21比19逆转取胜。半决赛对阵印度强档兰基雷迪/谢提,他们在第一局开局5比11落后时没有慌乱,而是通过战术调整,以21比19逆转取胜。

W_31546822_25050311_nmz.jpg

关键词:意外

本届世锦赛也有一些意外。混双头号种子冯彦哲/黄东萍第二轮就被淘汰,连续两届世锦赛不敌丹麦组合马蒂亚斯/博尔。混双2号种子蒋振邦/魏雅欣在决赛中被此前赢多负少的马来西亚组合陈堂杰/杜颐沩冲击,没有发挥好而输掉比赛。男单4号种子李诗沣首轮不敌日本选手田中涌士,女单2号种子王祉怡负于印度老将辛德胡止步16强。这也印证了世锦赛与巡回赛截然不同的激烈程度。

意外的背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羽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看来,相比东京和巴黎奥运周期,国羽在混双项目上的稳定性有所下滑。在单打方面,石宇奇和陈雨菲仍是国羽值得信赖的强点,其他队员在世锦赛这样的大赛中,心理、技术运用和发挥还不够成熟,都有待提高。男双虽然也进入了决赛,但在今年的世界羽联高级别公开赛还未能登上最高领奖台,整体实力需要提高。

正如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张军所说:“当前世界羽坛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羽毛球队伍实力强劲,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一些羽毛球‘后起之秀’也脱颖而出,快速成长。”

本届世锦赛是对目前国羽实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验。面对洛杉矶奥运会,国羽仍需要不断发掘潜力,提升各单项的竞争力和队伍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希望

本届世锦赛国羽单打老将发挥亮眼,双打则是“00后”选手发挥出色,他们是国羽未来的希望。

去年在巴黎奥运会夺得女双亚军的刘圣书/谭宁,今年在巴黎实现了单项世锦赛冠军的梦想。22岁的谭宁、21岁的刘圣书,身体条件出色,女子打法男性化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巴黎奥运会亚军到苏迪曼杯为队伍夺冠取得制胜分,再到单项世锦赛登顶,“圣坛”组合已经逐渐扛起了国羽女双的大旗。

“00后”男双组合陈柏阳/刘毅,首次参加世锦赛就打入决赛,他们的拼劲让人眼前一亮。二人的防守反击打法特点鲜明,如果以后能提升进攻实力,“一百分”组合能够更进一步。

混双方面,本次进入八强的三对组合都是“00后”,蒋振邦/魏雅欣更是闯入了决赛。虽然他们没有登上最高领奖台,但对于只是第二次参加世锦赛的他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更重要的是通过本届世锦赛总结经验,化为未来前进的动力。“赛场上最大的禁忌就是‘想赢怕输’,我们决赛打得确实不够果断,想得太多了。”魏雅欣说,找到问题、发现问题,下一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W_2349398_25042721_nmz.jpg

关键词:刺激

“你也感受一下男单比赛的刺激。”夏煊泽开玩笑地和国羽男单组主管教练孙俊说道。国羽男单时隔10年重夺世锦赛金牌,10年前的夏煊泽是国羽男单主教练,他对谌龙夺冠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也是相当刺激。”

10年后孙俊体会到了同样的刺激感、紧张感、心跳加速感,他在半决赛和决赛前都吃了速效救心丸。在半决赛石宇奇面对加拿大选手赖浩俊时,孙俊原本并没有计划吃速效救心丸,但最后还是决定吃了一颗,而当石宇奇与赖浩俊大战80分钟,并险些出局后,孙俊感叹道:“幸亏吃了一颗,要不然真受不了。”

石宇奇的决赛同样充满紧张感。当他获胜夺冠的那一刻,孙俊释放了一直以来紧绷的情绪,也就出现了他和男单组教练乔斌拥抱,并大力捶打乔斌背部的一幕,喜悦之情展露无遗。乔斌笑着闪躲的动作被镜头捕捉,网友将这一互动调侃为“孙俊要把乔斌打成重伤”,这一话题也登上了热搜。

已经经历过很多大风大浪的中国羽协主席、国羽双打主教练张军,这一次也感受到了比赛的激烈,他坐在场边指导的女双决赛同样刺激。在第二局20比20平之后的关键分上,刘圣书扑球下网,张军甚至滑下了座椅。在决胜局,刘圣书/谭宁和马来西亚组合蒂娜/陈康乐一路打到18比16时,双方打了一个多达62拍的超长多拍。多拍结束,四个姑娘全都瘫倒在地上喘气,累到虚脱。

关键词:团结

国羽时隔14年再进世锦赛五项决赛,展现了队伍团结一致的凝聚力。“当有队友被淘汰的时候,总有人站出来顶上去,这才是团队作战的感觉。”张军说。

这次比赛也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比如混双头号种子冯彦哲/黄东萍早早出局,比如陈雨菲受伤。但越是困难的情况下,全队越是团结。混双三对组合进八强,两对组合会师四强。半决赛陈雨菲带伤击败韩国名将安洗莹,随后登场的刘圣书/谭宁直言备受鼓舞,表示自己也要打出优异表现,以此激励随后登场的队友。

赛场外,国羽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团队默默付出。“我们这次有10多名服务保障人员,包括3名医生、2名体能教练,他们服务我们团队的40多人,基本是1个人服务3到4个人,非常尽职尽责。”张军介绍说。

在陈雨菲受伤后,队医们是最忙的。从半决赛到决赛那一夜,队医们没有休息。“反复冰敷、加压包扎、减轻水肿,外用药和口服药全部用上了。”宋立佼回忆那一夜的紧张时刻时说,“其实崴脚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很常见的伤病,可是第二天就是决赛,急性损伤已经造成,打封闭不现实,当下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消炎、消肿、止疼,但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做到缓解。”正因为如此,当陈雨菲站在决赛场上时,宋立佼感叹道:“已经是成功了,正常情况是要退赛的。”

在巴黎的每一天,宋立佼和其他两名队医,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2个小时。此外,为了更好地保障运动员的生活,宋立佼还客串了厨师,每天晚上给运动员煲汤,进行营养的补充,而食材由张军外出采购。“其实就是给他们一种心理慰藉,让大家尝尝中国的味道。”

“郁闷吗?”陈雨菲在女单决赛后,向国羽体能组组长刘杰发问。“我不郁闷,只是觉得有点惋惜。”作为陈雨菲的体能教练,两人朝夕相处。半决赛,当陈雨菲受伤时,刘杰正好在现场观看比赛。“看到第二局她追上比分时,我更多是心疼,但也没有办法,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这次世锦赛给刘杰印象深刻的场景,还有贾一凡/张殊贤对阵刘圣书/谭宁的女双1/4决赛,两对组合在第一局奉献了非常高水平的对决。作为贾一凡的体能教练,刘杰认为经历了巴黎奥运会,贾一凡的心智更加成熟。

在巴黎期间,刘杰和其他体能教练也都是酒店、场馆两点一线地奔波,虽然很累,甚至能看比赛的时间也不多,但他们依旧能够感受到队伍团结的力量。“大家这次表现得都挺好,都很团结。”刘杰说。


来源:中国体育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