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塑造积极向上球迷文化 为体育凝聚蓬勃发展活力
关注

“熄闪光 手机静”“发球时 屏息观”“回合球 眼神赞”“敬球员 尊裁判”“守文明 扬正气”……日前,孙颖莎、王楚钦等国乒队员参与录制的文明观赛倡议小视频以轻松的形式向球迷们讲解了乒乓球的观赛礼仪,并在上个月举行的WTT世界乒联重庆冠军赛的赛场内外播放,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次重庆冠军赛现场秩序良好,不文明观赛行为明显减少。多部门联动、多措并举保障了赛场秩序,让过度的“炙热”回归理性,营造健康文明的观赛氛围,引导塑造积极向上的球迷文化。

WTT重庆冠军赛之前,中国乒协发布了《关于文明观赛的倡议》,其中提及理性看待输赢和可能存在的判罚争议、禁止使用闪光灯、不以任何形式煽动赛场内对立情绪等八条,对于观赛的禁忌“正面直给”。比赛期间,体育、公安、宣传、网信等部门密切配合,分类处理不文明行为,直至纳入“观察名单”,及时清理整治网络极端言论、谣言等,从宣传引导、风险防控等多个方面引导并规范观众文明观赛,收效良好。近来,网信部门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深化网上体育“饭圈”乱象治理,严打挑动互撕、引战的“大粉”“粉头”账号,惩处编造谣言、恶意炒作的“自媒体”账号,查处一批违规售卖涉运动员商品的商家店铺等,营造了清朗网络空间。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png

对于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球迷群体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努力培育市场和球迷群体,提升项目自身的“造血能力”,推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平衡好球迷、粉丝的热情支持与理性边界至关重要。国际乒联首席执行官兼WTT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丹顿坦陈:“不可否认,球星为WTT推广起到很大助推作用。”乒乓球明星球员的影响力为项目的蓬勃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必不可少,史蒂夫·丹顿直言,“球迷的热爱诚然珍贵,但我们希望它能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呈现。”

尊重每一名球员、尊重裁判、尊重规则、尊重赛场,让“为爱发电”在正确的频道。多位国乒主力队员不止一次呼吁球迷关注赛场,也表达了希望用积极的态度影响球迷、粉丝,传递更多正能量的愿望。“追”体坛明星,“追”的是他们为国争光的理想信念,“追”的是他们球不落地、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不需要“争资源”“磕CP”“做数据”,更不需要打着为运动员好的旗号当“唯粉”引战、捧一踩一。去赛场文明观赛,为喜爱的球员加油助威,做到国手们在视频中倡导的观赛礼仪,就是最直接表达支持的方式。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1).png

职业体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文明的观赛文化、积极向上的球迷文化。优化赛事服务供给、构建权益保障机制、长效教育引导,满足球迷的多元需求,维护真正球迷的权益,最终实现体育文化的正向筛选。在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张新辉看来,“粉丝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体育文化传播形式,并有助于体育文化样态发展,但当下部分粉丝的行为受到了畸形‘饭圈’影响,正向引导要兼具规则和教育。”在行为引导的过程中,强调主动,更要疏堵结合,开发“体育粉丝行为分析系统”、引入AI技术预判粉丝冲突风险;实施分类管理,奖惩并行,设置“不受欢迎名单”;观赛期间设计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球迷参与的仪式感等。

对球迷文化的塑造尚需精准规制,张新辉给出了“分层治理、分类施策”的思路,从“国家—行业—社群”三个层面进行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建议修订《体育文化活动管理办法》,或在未来《体育法》修订中增设“体育文化活动”专章,明确禁止性行为清单;在行业层面,强化标准制定与生态重塑,如建立体育领域网络发言分级管理制度,推行体育经纪人资格认证制度,将粉丝管理能力纳入考核指标;在社群平台层面,进行行为引导与价值重构,如探索建立“体育网络信用积分”体系等。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2).png

“饭圈”乱象已不单是影响某一个“圈子”的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就有多领域人士为治理“饭圈”乱象建言献策,并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治理“饭圈”乱象要多部门协同,用法律手段强化对网络暴力、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斩断“饭圈”利益链,同时给予更多的正向引导,呼吁球迷关注赛场本身,感受体育的正能量。

对于“饭圈”乱象要标本兼治。进一步提升对平台的监管,避免过度娱乐化。体育部门和相关部门、平台等联合设计机制,对打赏、运动员周边商业利益开发等进行优化,重塑体育粉丝生态。建设粉丝群体的自我管理体系。多元共治、多措并举、刚柔并济,培育正向的、有清晰文化意识的粉丝群体、粉丝文化。同时,让中华体育精神教育进入校园、粉丝社群组织、赛场、体育运动公园、博物馆等“接地气”的场域,培育正能量的体育文化。正如张新辉所言:“治理体育领域‘饭圈’乱象,绝非简单打压粉丝热情,而是要在包容与规范中寻找动态平衡。这场变革不仅关乎赛场公平,更是一场重塑体育精神家园、彰显文化自信的深远实践。”

优秀运动员所展现的拼搏精神、人格魅力是竞技体育给予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正向激励。在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之下,疏堵结合,既维护真正的球迷、粉丝权益,也坚决抵制违背体育精神的行为。塑造积极向上的球迷文化,让真正热爱体育的球迷、粉丝专注赛场,感受体育的纯粹与魅力,运动员们也可以在赛场上心无旁骛,让体育回归本真,让体育文化氛围更加有序、和谐、健康,从而为体育行业凝聚蓬勃发展活力。


来源:中国体育报

视频来源:中国乒乓球协会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乒乓球协会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