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这段时间中国男排在漳州集训时,每次进行到拦网和分组对抗训练,身高1.99米的副攻李咏臻总会在右手戴上一个护具。1月10日,李咏臻进行了右手食指手术,取出了之前骨头里的钢钉,目前还在康复期的他渴望自己能够尽早摘掉护具,跟着队伍正常训练和比赛。
2021年男排亚锦赛,中国队拿到季军,李咏臻凭借突出的表现获得最佳副攻。去年的世界男排联赛,李咏臻凭借关键时刻的有效拦网帮助中国队3比0力克世界劲旅巴西,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两年他一直带着钢钉打比赛。
2020年男排联赛期间,李咏臻在一场比赛救球时撞到了当时的队友王智儒的胳膊肘,造成右手食指掌骨受伤。“受伤的时候是有一点粉碎性骨折,就打上了一块钢板和一些钉子。”李咏臻说,“刚开始几个月手感不是很好,后来逐渐适应了,正常的话半年到一年就要把钉子取出来。”由于此后一直有比赛,为了不影响比赛任务,李咏臻就一直带着钉子打比赛,但随着时间延长,李咏臻也感到了异样。“之前联赛训练、体能训练做卧推之类动作的时候就感觉不舒服。”于是,今年1月10日,在男排联赛结束的第二天,李咏臻决定马上手术取出钢钉。“今年比赛任务比较重,也没有时间给我再去恢复,所以趁着时间来得及把这个手术做了。”
做完手术之后,李咏臻迎来了一次重新开始的过程,“刚开始练力量不行,扣球、发球、拦网都不行,只能垫球,对墙扣球进行了一两个星期。”虽然伤病恢复影响了李咏臻的训练进度,但也是在这段重新开始的时间,他对自己的短板防守进行了强化训练。“刚开始只能练防守和传球,那段时间我可能是副攻中防守练得最多的,正好弥补自身的短板。”
现在每天结束训练后的晚上,李咏臻都会到理疗室进行治疗,伤病正在积极恢复,目前他已经可以正常参与大部分训练项目,只是在拦网和对抗时还需要使用护具进行保护。
从巴黎奥运周期新一届中国男排组建至今,李咏臻每年都入选国家队,经过3年多的历练,他在思想、心态和认识上都与第一年入选国家队时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年进国家队的时候,训练中打对抗都会紧张,怕自己发挥不好,怕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李咏臻坦言,“现在和国家队出去比赛之后,看到了很多高水平副攻,学到了很多。”刚进入国家队时,李咏臻也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去年一年的国际比赛之后,他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拦网面对身高比较高大的副攻时,判断、起跳都需要更多时间,也可能因为身高原因,两边移动可以更快一点。但这些都是相对的,与国外高水平副攻还存在差距,我要更加努力。”
来源 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