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春节档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讲述的1995年世乒赛,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注

春节假期过半,想必有不少乒乓球迷选择走入影院观看了《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年轻人渴望见证老一辈国乒人的奋斗历史,而真正经历过那段故事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取材于九十年代初国乒男队低谷时期的故事。面对内外的质疑,主教练坚持大刀阔斧改革,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发挥各自优势,最终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演绝地反击,重新夺得斯韦思林杯。

在不少老球迷的记忆中,1995年世乒赛是中国乒乓的历史里程碑。当年发生的故事,你知道吗?

那届比赛,中国乒乓球队斩获了全部七项冠军。而做到这一点,在彼时并不容易。赛前,中国男乒正处于低谷期中。

至暗时刻

1988年,中国男乒兵败汉城奥运会,“低谷期”也随之而来。1991年千叶世乒赛创世乒赛团队成绩历史最低、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男单无缘金牌、球队青黄不接……

时任男乒主教练的蔡振华也谈起了成绩不佳的那段苦涩回忆,“世界上都这么说,中国男队要想重新站起来,最起码需要十年以上”。

那段时间,瑞典男团实现世乒赛三连冠,在世界乒坛缔造了“瑞典时代”。

本次影片技术指导、原型马文革亦感慨道,“一输球我们压力也很大,三届六年了一直没有拿到这个(世乒赛男团)冠军。”

正是在这种逆境中,世乒赛来到了天津。

为了能够扭转不利局面,以蔡振华为首的教练组决心组建“新军”,“国乒五虎”应运而生: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

c1b55a56cb1547eca785a5966bcf5648.jpg

资料图:1995年,第43届世乒赛5月在天津举行,中国队继1981年世乒赛后第二次包揽全部七项冠军。图为该年5月12日,新秀刘国梁淘汰瑞典名将瓦尔德内尔。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图文整理 徐曦弋)

艰辛备战

然而,从低谷重回巅峰谈何容易?引用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预告片中形容“国乒五虎”的一句话:伤的伤,瞎的瞎,小的小,老的老。

队内头号球星马文革受伤病困扰,状态难比往日;老将王涛已不在最佳比赛年龄;而刘国梁、孔令辉等人彼时还是缺少大赛经验的小将。

即便前路荆棘满布,但跌入低谷的国乒男队却早已下定决心:打一场翻身仗。

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缩短与欧洲强队之间的差距,彼时国乒男队多次奔赴国外参加欧洲公开赛,适应欧洲球员技战术风格的同时,从中汲取经验丰富自身打法。时任领队黄飚回忆道,“当时以蔡指导为首的教练组,都是围绕着怎么去打翻身仗,开展技术层面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在乒乓球台挥洒汗水的队员们,内心异常坚定。他们敢于面对低谷、直面挑战,在煎熬面前,对于胜利的渴望已化成一种执念。

在严阵以待中,国乒男队等来了家门口作战的机会。

绝地反击

1995年5月,第43届世乒赛于天津正式揭幕。国乒男队的目标只有一个:重新向冠军发起冲击。

一路闯关进入决赛后,等待在“国乒五虎”面前的正是彼时独占鳌头的瑞典男团。

终极对决中,名将瓦尔德内尔击败了马文革和王涛,帮助瑞典队一度取得领先。此时,国乒队员丁松发挥出色,他帮助队伍扳平比分。决胜局中,王涛2:0横扫佩尔森,国乒男队捧回了阔别6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

成功拿下最后一分后,王涛将球拍扔向空中,倒地难掩泪水。队员们将蔡振华高高抛向空中,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胜利。

“全场观众爆满,我们卧薪尝胆了6年,吃了6年苦,决赛前大伙信心十足!”现任天津乒乓球男队主教练马文革将当时的场景娓娓道来。

在那场世纪大战后,国乒男队走出低谷,逐渐坐稳了霸主地位。1995年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派出了29名球员参加了全部七项比赛。在团体赛外,国乒选手也包揽了男、女单打四强。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天津世乒赛成为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或许很多人真正爱上乒乓,爱上国乒,也始于那段热血故事。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刘星晨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