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乒乓版“七种武器”之“长生剑”——正手进攻
关注

乒乓球比赛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就是速度、弧线、力量、落点和旋转,其中速度、力量和旋转代表了技术的先进性,弧线和落点则体现着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越强,意味着运动员的综合水平越高。

借用古龙先生《七种武器》的概念,我们选出了目前乒坛最具代表性的七个进攻手段,综合在一起,似乎也是乒乓球技术的一个演变史了。今天先来看第一种武器“长生剑”——正手进攻。乒坛素有“得正手者得天下”一说,而这个正手,就是指正手进攻。乒乓球运动早期,削球打法是主流,由于反手动作更靠近身体、出球也更稳定,再加上球速比较慢,运动员在回球时有足够的腾挪空间,所以正手的价值并没有体现出来。直到攻球时代的到来,正手一跃成为衡量一名选手水平高低的决定性标准,因为在进攻的时候,反手动作永远会受到身体的局限,而正手进攻的空间却很自由。可以说,在进攻型打法的发展中,所有技战术体系的建立以及单项技术的创新,基本上都是围绕正手进攻展开的。

弧圈球问世

上世纪50年代,日本人率先使用了海绵胶皮,使乒乓球的速度、力量、旋转都有所加强,这也为进攻型打法进入“快车道”奠定了硬件基础。

到了50年代末,一名叫中西义治的日本大学生,为了击败一位削球手——自己最大的克星,经过反复实验,把球拍前倾一定角度,引拍后向前上方猛烈加力,产生了弧线高、上旋强的球,人们根据球的运行轨迹,称之为“弧圈球”。

微信图片_20220816161705.png

▲金择洙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日式直板弧圈球的发展,同时影响到了后面的柳承敏。

与此同时,中国队的近台两面攻和左推右攻也迅速崛起,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中国队在男团决赛中以5比3击败了想要凭借“弧圈球”再度称霸世界乒坛的日本队。但这并不妨碍“弧圈球”在乒乓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乒乓球从此由下旋球为主逐渐转入上旋球为主。


矛盾中的统一


早期,快攻和弧圈球打法如同两条平行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欧洲选手已经将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熔于一炉,创造了横板速度与旋转相结合的打法。70年代末,中国男乒在35届世乒赛上一败涂地,在中国乒乓球界乃至全中国引起巨大震动。徐寅生从70年代初就一直积极倡导的理念,即在“快、准、狠、变”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转”字,至此在乒乓球界上上下下达成了高度统一,并坚持实施了下去。

微信图片_20220816161712.jpg

▲盖亭在1993年世乒赛上夺得男单冠军

随着欧洲打法的日臻完善,弧圈球的速度越来越快,与快攻相比已经毫不逊色,尤其是瓦尔德内尔的出现,他的正手进攻在速度和旋转的结合上更趋自然,能拉能打。瓦尔德内尔之后,强调快速积极、正手突出的“不讲理打法”又震惊乒坛,法国选手盖亭和比利时选手塞弗在42届世乒赛上将这类打法的威胁推到了最高峰。

这段时期,主流技术也开始由弧圈结合快攻(代表人物如约尼尔、斯蒂潘契奇、舒尔贝克),向快攻结合弧圈(代表人物如瓦尔德内尔、林德、佩尔森)转变。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孔令辉、萨姆索诺夫的崛起,包括瓦尔德内尔在内,将两类打法逐渐形成了统一,这也是目前正手进攻体系的雏形。

微信图片_20220816161715.jpg

▲插图3:萨姆索诺夫的职业巅峰是在1997年世乒赛上,他连胜马琳、王励勤、丁松和孔令辉闯入男单决赛。

决定胜负的正手

进入大球时代,由于球体变大,速度减慢,击球质量的需求进一步提升。2001年大阪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就在近台快速相持中占不到优势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后退半步,凭借更强势的正手进攻逆转战胜孔令辉。这场决赛也为之后的技术发展树立了新的风向标,以正手杀伤力著称的王励勤、马琳开始引领乒坛。

微信图片_20220816161717.jpg

▲拥有其他亚洲选手难以企及的力量和欧洲人不具备的柔韧性,王励勤的正手弧圈球一度是乒坛正手进攻技术的标杆。

可以说,进入大球时代后的5届奥运会,凡夺得男单冠军者,基本上都赢在了正手对抗环节。2012年伦敦奥运会,张继科凭借更大范围的跑动在正手对抗环节上压住了王皓,成为史上最快速的大满贯;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20东京奥运会,马龙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奥运男单两连冠,更遑论2004年雅典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正手打天下”的柳承敏和马琳了。

对自己反手极具信心的张继科,在里约奥运会男团半决赛中的大胆求变,更突出了正手进攻的价值。当时张继科的对手是韩国选手郑荣植,比赛中,张继科以一贯的反手对抗开路,试图打开局面。但是反手同样是郑荣植的优势,而且其状态特别好,搏杀命中率非常高。在反手对反手的环节上张继科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在大比分1比2落后的情况下,第四局最后几分球,他开始主动把球送往郑荣植的正手。战术很快奏效,张继科在后面比赛中全面占据主动,3比2实现翻盘。

微信图片_20220816161720.jpg

▲对自己反手极具信心的张继科,在里约奥运会男团半决赛中的大胆求变,更突出了正手进攻的价值。

从不同角度代入,张继科和郑荣植也代表了两个方向,即:反手位出现问题,是有可能通过正手(例如侧身进攻、主动形成正手对拉)来补救的,但是正手一旦出现问题,基本上就被锁死了。事实上,这场比赛的最后一局,郑荣植确实没有任何办法摆脱困境了。

来源乒乓世界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