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荐文】《斯诺克竞赛心理素质提高方法》第一篇章
关注

本文作者林巍,1986年获中国海洋大学学士学位,后留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获生态学硕士,期间选修运动心理学。作为一名斯诺克球迷,林巍在观赛过程中察觉到不少球员在心理方面存在改进空间,所以写下了如下的内容......本期推送中的内容,不仅对职业斯诺克球员,对普通爱好者亦有很强的参考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508121026.jpg

《斯诺克竞赛心理素质提高方法》—— 作者:林巍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斯诺克运动得到长足的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然而,我们的球员和顶尖球员相比,依旧存有不少差距。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球员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共性。我们的队伍相对年轻,大赛经验不足是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比赛时不少球员所展现的心理素质与西方斯诺克顶尖球员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心理素质”中的“心”是指大脑,“理”指的是大脑所表现的理智和性格。所以“心理素质”也就是大脑所表现的理智和性格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是一种身体核心功能的外在表现。该文主要探讨的是斯诺克比赛期间球员所展现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斯诺克竞赛心理素质”,以下都简称“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问题并不是健康问题,更不是心理疾病,只是某种特定环境下(斯诺克比赛),间歇性表现的心理活动(紧张、焦虑等)不利于主体的特定的行为(肌肉运动和对比赛的认知)的执行。本文则介绍通过外部干预来缓解心理素质问题对竞赛的不利影响,以及自我锻炼以提高球员心理素质的手段,从而提高竞赛能力。

一、心理素质对斯诺克竞赛的影响

斯诺克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体育运动,实际上斯诺克对体能的要求并不高,而对肌肉收缩的力量和方向的把控能力要求很高,它追求大脑-神经-肌肉系统极为细腻的合作,而任何心理活动都将影响这种合作的完美性。同时,还需要相当的脑力来解读球势,以寻求最佳的取胜之道,因此,斯诺克更像一种心理竞技,是比拼心理素质和智力的过程,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1、对肌肉运动的影响

肌肉运动力量的大小、方向是通过运动神经所传递的电化学信号的刺激来实现的,而运动神经所传递的信号都是由脑皮质的“指令”经由中枢神经发出的。外因诱发的紧张、兴奋、沮丧、愤怒、急躁等情绪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功能,导致末端肌肉运动和大脑的期待产生偏离。这符合运动心理学提到的在竞赛压力下导致的“Choking”效应。简单说就是,竞赛带来的一些心理活动会导致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度下降,也就是肌肉不太听大脑使唤了。反映在球台上则是击球不准,或力道欠佳,无论进攻和防守都会大失水准。

2、对战术运用的影响

除了准度和走位技术,还应采用最合理的战术才能实现最大获胜的概率。这需要球员具备敏锐察觉力和迅速捕捉最佳战术的能力。压力或情绪的产生可能使大脑思维受滞,分析和判断能力下降,这也是心理学所描述的,竞赛期心理活动造成的对竞赛“认知”能力下降。比如,球员抱怨:“一到比赛人就懵了,不仅球打不进去,连如何打球都不知道了......”。用运动心理学的翻译就是,“竞赛的压力或情绪产生不仅对肌肉运动有影响,而且对竞赛的解读和认知能力也会减弱”。所以心理素质对战术选择的影响也很大。有时候看到球员比赛中不可理喻的操作,实际上是紧张让该球员犯傻了。

完全不同于训练,比赛时心理素质充当重要角色。比赛中所谓的体力下降,实际上不是腰酸背痛、肌肉疲劳,而是精力(心理承受水平)贮备不足,从而造成肌肉运动的精细度下降,战术分析和运用能力下滑。长期霸占TOP10的那些最优秀的选手,每一个都是攻防能力均衡、攻防选择时机很强、战术运用得当的大神,展现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排名落后的选手,不少是因为心理素质弱,解读比赛的能力不足,采用的战术效果往往不理想。

3、对专注度的影响

斯诺克职业比赛结果直接以经济收益和积分来体现,还涉及职业资格的延续,所以比赛中球员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比较大,这也是竞技体育的特点。在持续精神压力的作用下,球员容易产生焦虑和急躁的情绪。根据运动心理学的“注意控制理论”解释:压力和焦虑会造成大脑的目标导向注意系统被影响,刺激驱动注意系统,使得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也更容易被无关信息所干扰,使得比赛的专注度下降。而斯诺克竞赛对专注度要求太高,每一次出杆,大脑要专注方向、力量和击球点三大方面,一旦专注度下降,击球质量也就明显降低。心理素质好的球员抗压能力强,情绪稳定,所以比赛过程的专注度就会更好。大家常说的球员要放松心态,不要想这想那,就是为了减缓球员的压力,以提高专注度。

4、对竞赛能力的影响

斯诺克球员的竞赛能力可以用以下公式直观表现:

竞赛能力 = 绝对技术 × 心理素质

竞赛结果 = 竞赛能力 × 运气因素 = 绝对技术 × 心理素质 × 运气因素

绝对技术 —— 在没有心理因素影响下所表现的技战术能力。比如,训练时,友谊赛等。绝对技术实际上是大脑对肌肉运动所赋予的记忆,是一种储存在中枢神经里面的生物信息,还包括对进攻和防守的理解深度。简单说来,绝对技术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训练水平。

运气因素 —— 包括自身的竞赛运气、自己的竞技状态(生理性)和对手竞技状态,比如对手如果超水平发挥,那就意味你这场球运气值低了。不同于其他运动,斯诺克比赛中的运气因素会起比较大的作用,这也是斯诺克运动的魅力所在。

竞赛能力 —— 竞赛能力是绝对技术和心理素质在赛场上的综合体现。可以用数学公式形象描述为:比赛能力是绝对技术乘以心理素质。球员的绝对技术在赛场上不会变化,那么比赛能力就实际上取决于心理素质了。由于比赛时的压力使得竞赛能力一般低于训练水平,然而心理素质好的球员就可以将比赛能力发挥到接近、达到、甚至超过训练水平。

以上看出,绝对技术、心理素质和运气因素这三大要素共同影响比赛结果。目前,中国球员在竞赛中最突出的问题包括:

(1)击打难度球以及“关键时段”的击球失误率高;

击打难度球(中长台球、库边球等)时失误率很高,从表象上是进攻比较草率、基本功不够扎实等。实际上是球员在决定要击打难度球时,低估了竞赛时心理活动对肌肉运动影响,造成“本以为包进”的球没进;同时,持续的心理压力会造成球员急躁和冲动,很想一搏上手的机会,这是很多年轻球员的通病,一旦失误对手捡漏而轻松获胜!

“关键时段”指比赛终末期,也是胜利近在咫尺的最后时段。球员此时心理压力最大、最为紧张,经常会导致出杆时肌肉运动失真,造成的可怕球路偏移,包括基本球击打不进、严重的防守失误等,此时的失误最致命,直接将本属于你的胜利扼杀!而且越是重要的比赛,越是到了后期关键局,心理素质稍差的球员会突然增加无谓失误而最后输球,令人心痛啊!很多中国球员都经历过这样血的教训。因此,要想攀登斯诺克顶峰,必须具备很强的心理素质。不少具有技术上天赋的球员,却被自己的心理素质挡在最优秀球员的行列之外。

西方球员也存在相同问题,但由于他们总体上心态比我们宽松,特别是那些成绩优异的老球员,已经名利在手,再加上技术的成熟和多年经验的沉淀,铸就他们强悍的心理素质,即使他们比分落后,也屡屡能在“关键时段”反败为胜,这也正是中国球员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2)比赛时对球形的解读以及战术运用不佳。

比赛时急躁和冲动的心理活动会影响竞赛智商。球员无法冷静地解读球形,找出最佳的取胜的方法,经常战术运用失当,正是本章提到的心理素质对战术运用的影响。

(3)防守意识较薄弱,防守技术较差;

防守问题也和心理素质紧密关联。斯诺克的含义(障碍)就已经赋予防守在这项运动中的超凡地位。文章后面将重点探讨这个问题。

以上三个突出问题均与心理素质相关。除了通过加强绝对技术的提升之外,提高心理素质或减缓因其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三个最突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竞赛的观赏性,球迷们可以体谅因技不如人的输球,但却难以接受因心理素质造成的屡屡低级失误,特别是最关键球的莫名失误,自毁长城这样的悲剧。

二、中国球员的心理挑战

1、文化冲击

这来源于地域、文化和语言不同。哪怕在英国征战多年,多数中国球员未必有融入感,异乡的陌生感和隐隐的压力依然挥之不去,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理论,安全需求是人类除了基本生理需求之外最重要的需求,对心理健康很重要)——那种在同胞和亲人围绕中的安全舒适的感觉,球员心理上较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甚至自卑感。特别是大赛中那种氛围和陌生的语言,更是容易带来过于紧张,不利于比赛的发挥。而来自其他国家的球员虽然也有这些方面的问题,但他们承受的文化冲击会小得多,特别是欧洲、澳洲球员,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但种族相同、文化类似,甚至语言都一样。而亚洲球员所承受的文化冲击无疑是最大的。

2、客场压力

英国球员占据地利、人和优势,大多情况下他们的运气会更好一些(貌似风水理论)。而我国球员长期客场作战,会平添一些对手没有的压力,这种持续的压力也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和关注度下降。希望国内比赛早点解冻,我们自己的球员也可以尽情享受主场的气运!

3、经济压力

英国是个高福利国家,球员都不会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即使失去职业资格,社会福利可以确保他们生活依旧逍遥自在。而中国球员没有优惠的失业福利保障。自小训练的投资、远涉他乡生活和学球的投资都期待在职业比赛中挣回。所以中国球员的经济压力大得多,在比赛中难免求胜心切一些,想赢怕输。特别容易紧张和急躁,造成比赛水平发挥不好。

4、民族情结

斯诺克是英国人长期引以自豪的项目,具有深厚的底蕴。固然希望向世界推广,但也不愿意让外国选手推翻其统治地位。在潜意识里,他们对外战会更认真,尤其会特别压制中国球员,主要是因为他们隐隐感觉到来自中国军团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西方舆论对中国的抹黑也可能造成他们对中国球员存有偏见,在比赛中更热切击败我们,这是他们的民族情结。与我们的比赛他们更加集中全力,同时一定的心理优势也有利于他们的技术发挥,使我们的球员会感到比赛很艰难。

5、自信不足

至今各个年龄层次的英国球员依旧活跃。英国球员到目前依旧占职业球员总数77%,并获得2020-2021赛季所有排名赛总奖金的约90%。直到现在世锦赛奖杯还未旁落英联邦以外国家,事实上,除了澳洲的罗伯逊在2010年获得过一次,从1974年开始的其他的47次冠军都落入英国人囊中。毫无争议,英国还是斯诺克的超级巨无霸,统治地位难以动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球员在和他们的较量时,尤其是遇到TOP16的选手,心理上容易产生畏惧感,关键时候存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可能,会显得自信心不足,造成心理波动而影响比赛能力。

6、生理弱点

亚洲球员平均身高矮一些,使用架杆和单腿趴台式击球更频繁,击球稳定性就差少许。另外,亚洲球员在肌肉力量和爆发力方面也会逊色。亚洲球员发力击球时,由于肌肉力量弱更容易造成出杆变形,影响准度。体现在发力时的准度下降更明显,暴力低杆效果也会差一些。所以应增加必要的力量训练,同时比赛中尽量用巧力,发力过猛很容易击飞目标球,尤其是在K球堆时的失误基本就断送了这局球。这些生理弱点造成的失误也容易带来心理波动。

中国球员面临的上述心理挑战虽然和竞赛期心理活动没有直接联系,但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影响球员的“本我”的心理活动(佛洛依德理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他们的自信,使得比赛时感觉的压力比本土球员更大。所以中国球员更要重视如何减缓心理素质问题对竞赛带来不利影响。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