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新京报讯 3月10日北京冬残奥会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运行团队主任沈千帆介绍,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北京冬残奥会3月13日举行闭幕式,3月16日三个冬奥村闭村。
沈千帆表示,现在冬奥村正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运动员离境时所需的证明文件、核酸检测证明等。同时冬奥村还准备了行李交运服务和订票服务,将根据情况进行班车行李服务车辆的调配。此外,冬奥村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运动员们经过十几天相处,大家也准备了送行的小礼物和简单温馨的小型送别会,希望运动员们带着中国的美好祝愿平安返回。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不仅通过电视频道,还通过广播、新媒体等多个渠道同步转播北京冬残奥会,并特别开设奥林匹克频道。据统计,超过1.9亿观众在电视端收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
严家蓉表示,北京冬奥组委致力于提供高水平的媒体服务,在冬残奥历史上首次采用了4K超高清转播制作赛事信号,并向全球转播商提供适用于互联网传播的内容和残奥会在线播放服务,为赛场外的中外观众提供更好的观赛体验。
北京冬残奥村:卧室床脚比冬奥会低10厘米方便轮椅运动员上下床
沈千帆介绍,北京冬残奥会期间,3个冬残奥村从细节入手,在景观布置、公寓设置、餐饮服务、运动休闲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和设计,满足运动员多元化需求。
沈千帆介绍,冬残奥村公寓里有很多无障碍设施,房间的门都是用单臂可以操作的推拉门。卧室的床脚也比冬奥会时降低了10厘米,方便坐轮椅运动员上下床。
“此前受到外国运动员欢迎的冰墩墩抱枕换成了可爱的雪容融抱枕,抱枕一面是北京冬残奥会的会徽‘飞跃’,另外一面是北京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沈千帆介绍,抱枕打开之后就是一个小被子,有冬残奥会的各种运动图标,深受运动员们的喜爱。
餐饮方面,沈千帆介绍,冬残奥村设置了世界餐台、亚洲餐台、中餐餐台、清真餐台等12个餐台,并配有盲文菜单,尽量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运动员的饮食习惯和需求,“冬奥会期间烤鸭非常受欢迎,在冬残奥会期间我们也继续提供烤鸭等中国美食。”
此外,冬残奥村还对餐厅进行全面无障碍改造,餐位间距拉大,方便轮椅通行。餐厅设置轮椅存放区,更改饮品调料摆放规则,方便残疾人运动员取用。
国家体育馆:为运动队裁判员洗衣超万件;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国家体育馆承办残奥冰球比赛。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雷鸣介绍,与其他项目不同,冰球是唯一需要在比赛场馆为运动队和裁判员提供洗衣服务的项目。清洗的衣物包括比赛服、训练服、浴巾、毛巾、袜子等。北京冬残奥会开赛以来,国家体育馆已清洗各类衣物11964件。
另外,每场比赛前,场馆会为两支参赛队伍各提供50个冰球用于热身。志愿者会征求队伍意见,在板墙上用冰球摆放出不同的图案和造型,有的是国家名缩写,有的是队伍的吉祥物。此外,如果遇到有运动员过生日,也会在征求领队同意后在现场播放《生日快乐》,送上生日祝福。
雷鸣介绍,国家体育馆的这些贴心做法得到了国际残奥委会、世界残奥冰球联合会和各参赛队伍的充分肯定。
来源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