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他带3000余人演习消除多处火灾隐患,却说“希望你看不见我”
关注

“最大的成功,是没人看得见我们。”谈到工作,辛劭波这样总结。

作为消防安保团队主管,辛劭波从2021年11月22日接到任务后,组建起14人的消防团队,“咱们冬奥村占地23.6万平方米,基本都去过了。”

作为最大的非竞赛场馆,北京冬奥村承担了住宿、餐饮、医疗、购物、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内部复杂程度不亚于小型城镇。仅凭14名指战员,想圆满完成任务,确实非常难。“40余个领域,5000余名工作人员,只有让他们也参与到消防中来,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2万步,是最初一个月,辛劭波手机上显示的日均步数。

仅仅在闭环前,辛劭波带领团队,就完善了指挥所上墙图表、台账档案、工作制度、灭火救援预案等40余项工作,累计开展防火检查150余次,消除多处火灾隐患,对场馆3000余人开展了消防基本技能的实操实训。

但问题依然存在。

在团队人数有限的前提下,消防团队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让所有领域工作人员有对消防知识的了解和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而筹备期间,各个业务领域都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

对此,在各领域负责人的办公会上,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解决办法,建立安保团队每日汇报、与其他领域定期会商、每周主任会研讨消防工作的机制。

与此同时,辛劭波也迎来了人生中打电话密度最大的阶段。

“喂,您好,我是消防安保团队的,想给咱领域的工作人员开展消防培训,您有时间么?”这句话,成了上百个电话的统一开场白。

不仅仅是14个队员,在正式闭环前,辛劭波已经在冬奥村里,培养出了3000余个准消防员。

1月23日预开村,通过前期扎实的基础工作,辛劭波带领团队研究了一套联勤联动的工作机制。

他将场馆划分成了大中小不同的网格,每个网格都明确了总包、电力、安保、清废、物业等人员;在每个大网格建立了联勤联动微信群,每日实行“零报告”制度,遇突出情况随时上报;在每个中网格共计配发了40部“公网集群电台”电台,进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推动每个小网格每日开展防火巡查,及时消除动态火灾隐患。

特别是在运动员公寓,团队联合场馆安防监控室采取视频巡控、房间紧急按钮、可视电话等三种方式,建立了“楼层服务员、楼长、微型消防站、物业”的四级联动机制,有效确保了运动员公寓的安全。

“进入闭环之后,支队领导也去到我家里慰问,真的很感动。”无论肩上的担子无论多重,辛劭波也会承担好。

2月18日,辛劭波手机显示的每日步数,依然在好友列表里名列前茅。冬奥即将结束,而辛劭波在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的工作,才刚刚过半。“有时候很想孩子,但想到未来谈起这段故事,她一定会为我骄傲的,就觉得,都值得了。”

这句话,浓缩了奥运村里5000余工作人员的心声。

来源:北京冬奥村运行团队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