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据北京日报,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志愿者们依依不舍地挥别冬奥,用视频记录下十几天来志愿服务的点点滴滴。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场馆。其中,冬奥会产生11枚金牌,冬残奥会期间将产生38枚金牌,占到冬残奥会金牌总数近一半。赛事期间,国家冬季两项中心400余名志愿者在冰天雪地中坚守岗位,受到国际奥委会和各国运动员的广泛赞誉。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来自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志愿者张鸿博,代表1.8万名赛会志愿者接受了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新当选委员的致谢。
目前,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已进入冬残奥会转换期。作为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唯一一个承担冬残奥会竞赛任务的场馆,志愿者们经过短暂休整后,将投身冬残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中。
冬奥会落幕,冬残奥即将开始,志愿者们依依不舍,又充满了期待。国防科技大学志愿者郭静妍的工作是测量雪场的温度,赛时需要一个小时测量一次。最后几天比赛比较频繁,对志愿者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家口的风很大,但我们丝毫不觉得冷。”
来自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方骥对冬奥会充满了不舍。“最后一次为运动员绑上应答器,目送他们离开赛场,我的内心很激动。感谢冬奥给了我近距离向运动员的机会,让我们从奥林匹克精神中汲取力量,不断挑战极限,战胜自己。”
“站在这里和大家挥手告别,心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荣幸与感动,冬奥让我们成长了许多。残奥即将开始,我们继续加油,总结经验,奋力向前。”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曹诗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