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据中国体育报官博报道
今年44岁的刘博强在首钢集团工作了25年。前20多年,作为首钢的一名普通工人,他干过轧钢、维检,在首钢停产转型之后,还维修过空调。因为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他和首钢园一起实现了从“火”到“冰”的转变,成为了一名制冰师。
“几个月后,我也可以上冰‘打点’,并得到顶级制冰师的认可,觉得很欣慰。”刘博强坦言,“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相信一件事,只要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能做成!”在北京冬奥会上,刘博强在冰壶比赛场地“冰立方”与国际顶级制冰师并肩作战,参与冰壶项目制冰的服务和保障工作。近距离观察、长时间学习,让他储备了更多冰壶赛道制冰的知识。但他也清楚,这还远远不够。
“和顶级制冰师在一起工作一年,就可以开始独立工作。但如果想把冰场上的问题全部都解决,至少需要5年。”刘博强认为,“除了技术,还需要经验的积累。能在不同冰场、不同设备条件下维持冰的稳定,才能成为顶级的制冰师。”据刘博强介绍,目前全世界的顶级制冰师不超过20人。“我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努力,用最短的时间达到顶级制冰师的要求。”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