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徐梦桃“自己研究自己”,并非“哗众取宠”
关注

■ 冬奥观察

竞技体育实践性强,须亲自体验和练习才能获得科学认知。

2月14日,四度征战冬奥的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夺金,主场成功圆梦。之后媒体披露,徐梦桃是北京体育大学2019级博士,其博士论文为《徐梦桃运动行为志研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实践叙事——徐梦桃与程志理的训练学对话录》。

冠军研究冠军或运动员研究运动员,是中外体育竞技中方兴未艾的现象。此前,苏炳添“自己研究自己”的行为也引发关注;而武大靖、陈一冰、何可欣等运动员,也都在“自己研究自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运动员研究自己的优势就在于,亲历和躬行,可直接获得自己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实际体验,且方便形成可传承的信息,包括数据、图像和个体感受,从而保存这样的信息,薪火相传。

要看到,竞技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强,犹如理工科,必须亲自体验和练习,才能获得第一线第一手的数据,并形成科学的认知。

滑雪滑冰运动有与其他运动一样的共性,但也更具个性。如速度更快、高度更高、平衡性更强、空间完成的动作更多,这既要运动生理学和力学的指导,更要运动员在训练中获得自身感受。

以徐梦桃参加的空中技巧项目来看,其既具有观赏性,又有较大危险性,需在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这是不小的挑战。因此,这类训练尤需运动员自我感知每个动作如何完成,何时完成,才能让动作更优美,落地更稳,也更具有竞争力。

徐梦桃的论文就有对这一点的专门研究,即技术训练及其切身感受,究竟呈现怎样的具体状态?显然,这也正是运动员研究自身的优势所在:他们既能获得运动时的速度和空间感受,还能获得数据和图像信息。

另一方面,从徐梦桃的论文可以看到,冠军和运动员研究自己并非只是孤芳自赏,而是需要借鉴其他相似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训练资料与数据,从而为自己的训练和比赛提供能相互验证的科学证据以及可供学习的技术,以便提高自身成绩。

徐梦桃研究自身就借用了体操训练,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训练的迁移效应。运动技术的家族相似性特征,在训练效果中可以形成“技术树”,以指导运动员自身的训练。

质言之,运动员研究自身既有理论和认知的提升,也有亲自感受的经验和实控操作,这些都为徐梦桃等人获得好成绩提供了坚实基础。而来自运动员自身的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广泛的指导、传承意义,可以更好促进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

□张田勘(科普专栏作家)

来源:新京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