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揭秘北京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滑雪技能达半职业水平
关注

据北京日报,点开昌平区医院骨二科副主任医师刘佳超的微信头像,不是普通的白大褂医生形象,而是身穿专业滑雪服、站在海陀山之巅的“滑雪急救员”。本届冬奥会上,刘佳超和3名同事参加了“北京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成为中国第一批高山“滑雪医生”,为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提供安全保障。

昌平区医院四位医生

2月15日,是高山滑雪女子滑降项目的比赛日,刘佳超作为当天执勤的医疗团队守候在海陀山下的停机坪医疗站,通过电视转播画面紧盯比赛。当第7个出发的法国选手卡米耶·塞鲁蒂出发后,意外发生了,她在跳跃点落地时摔倒,背部着地直冲护栏网。“电视里就听到了刺耳的尖叫声,情况十分紧急,我和队友立即穿好防护服做好准备,需要我们的时候到了。”刘佳超说。

经过现场紧急包扎,约8分钟后,雪道转运医生将塞鲁蒂通过转运船送到了停机坪医疗站。刘佳超和队友立即进行伤情检查,仅用5分钟就判断运动员膝关节周围出现损伤。在和法国队队医简单沟通后,工作人员立即将塞鲁蒂送至山下的医疗站,并通过120急救车送至延庆区医院做进一步救治,前后用时不到50分钟。

“事后,来自瑞士的滑雪医生向我们反馈,塞鲁蒂精神状态很好,法国队医和运动员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瑞士医生和我们的配合也很顺畅,他对整个救援交接过程很满意。”刘佳超说。

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是冬奥会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项目之一。本次冬奥会上刘佳超和同事保障的场地,正是位于延庆海陀山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主赛道全长2950米,海拔最高点2198米,垂直落差894米,3公里的赛道上不仅铺满冰状雪,而且异常陡峭。

然而按照国际雪联的要求,一旦有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出现状况,滑雪医生们需要在4分钟内到达伤者身边实施紧急救治,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者转离赛场。“法国选手摔倒时,我虽然没有在雪道执勤,但是这里所有参与医疗保障的医生都要具备应急救援能力,所以滑雪能力是救援的基础。”刘佳超介绍。除了陡坡和冰状雪,滑雪医生救援时还要背上重达15公斤的救援包,内部收纳有面罩、氧气瓶、骨盆带、吸氧面罩、骨折固定夹板等医疗用具。

这对滑雪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滑雪技能要达到半职业水平。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刘佳超和同样来自昌平区医院的医生马俊、王大捷、荣绍远,前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从2018年开始,刘佳超和队友每年冬天至少有4周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参加培训,训练的过程,各种大伤小伤更是家常便饭。昌平区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医师马俊说,“艰苦的训练,加上这次的闭环管理,我们承受的压力很大,家里人给了我极大的支持。”

自1月22日进入闭环管理,刘佳超和队友已经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作了近1个月,接下来还要继续做好冬残奥会的安全保障。“这是我首次作为滑雪医生参与大型赛事保障,不论是紧急救治,还是与各国医生配合沟通,这些天积累的经验都非常宝贵。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冬奥会服务,是我一生中的高光时刻,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为这座城市增光。”刘佳超说。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