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据新京报,2月12日,张家口赛区迎来降雪。一大早,驻防在崇礼区的佳木斯市森林消防支队消防救援人员正在加紧清理积雪。此时,距离最早一批队员来到这里执勤,已经过去300多天。
去年3月份,黑龙江省森林消防总队佳木斯支队接到了跨省驻防任务。冬奥期间,他们主要负责张家口赛区及其周边的森林草原防灭火、雨雪冰冻灾害和各类突发事故的救援处置任务。
2021年3月19日,经过1800余公里摩托化机动的长途跋涉,第一批队员抵达张家口崇礼区,正式开启冬奥安保任务。
对于常年驻扎在黑龙江佳木斯的消防救援人员来说,翻山越岭来到张家口,有激动和兴奋,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感觉是使命光荣”
谈及最初接到任务时的感受,佳木斯市森林消防支队的中队长朱志超感慨良多。“第一感觉是使命光荣,能把这个任务派到我们身上,感觉自己很幸运。”
2009年,他作为一名战士参加了国庆的安保工作。“两次工作都很光荣,但北京是‘双奥之城’,而且是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意义很重大,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朱志超表示,作为一名基层的中队主官,身上担负的责任更重了。“之前只是单纯维护秩序,保证自己的哨位不出现问题,而现在面临的是一整片区域,甚至是一个市和周边的森林草原灭火、各类突发事故的处置工作,任务性质是不一样的。”
队员邹佰宸的心情也比较复杂。对于只参加过市级执勤任务的他来说,这次任务让他既有对家人的依依不舍,也有参加重大活动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是让我特别激动的任务,一开始还不是特别了解任务内容,有点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守护冬奥的工作。”
佳木斯支队的副支队长祝兴泽表示,能够代表森林消防队伍参与国家级任务,为冬奥保驾护航,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感觉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驻防地域环绕京津、拱卫首都,容不得半点马虎,使命与挑战并存。”
悬崖峭壁、低矮幼林居多
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资料显示,这里百分之八十的区域为山地地形。佳木斯支队负责的区域包括张家口赛区的古杨树场馆群、冬奥村和云顶滑雪公园在内的核心区,以及东马线、塞北连接线等道路所覆盖的赛区外围。
“一些重要的赛事场馆都在我们的执勤区域内,人口也比较稠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会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危险。”祝兴泽说。
区域内地形、植被、气候等因素,直接影响着防灭火的方向和重点。
作为土生土长的黑龙江人,队员邹佰宸明显感受到了气候的差异。“崇礼地区的土地含水量较低,进入秋季以后,植被较为干枯,大风天气较多,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这里悬崖峭壁、沟谷纵横,给我们扑灭森林火灾带来了很大困难。”祝兴泽介绍,崇礼区以成年灌木、低矮幼林居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蔓延速度会非常快,留给消防员的处置时间十分紧迫。
来张家口之前,了解张家口地区气候、地形等基本要素后,佳木斯市森林消防支队鹤岗大队三中队的分队长梁国强带领队员有针对性地携带了一些机具。“为了适应特殊环境,我们携带了新式的灭火器、软体水枪等。在人员上也进行了筛选,对队员的体能、技能、思想素质等方面要求比较高。”梁国强说。
队员刘兆鹏表示,之前单位组织过山岳绳索救援、攀岩之类的培训。“崇礼这边的山比较陡,可以把之前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每天徒步巡护20余公里
朱志超介绍,来到崇礼之后,支队首先进行了现场勘察。“我们要熟悉任务区域的环境,包括林区面积、周边的重点目标等,还要了解能使用的装备、需要改进哪些装备等。”
随着冬奥会的临近,队员们的战备更加紧凑,出勤纪律也更加严格。队员刘兆鹏介绍,赛事期间,队员主要在出勤和训练两种模式之间来回切换。
“我们分成了三个批次,根据每天的赛事,轮流安排出勤时间”,邹佰宸说,“比如早上8点开始比赛,我们在7:30就要进入备勤点;比赛结束之后,要等半个小时再撤,这个时间段容易有抽烟或者一些不文明用火的行为,容易造成森林火灾。”
为确保重点管护区无烟火,支队每天要进行乘车和徒步巡护。“我们制定了固定的巡护路线,每天乘车巡护80余公里,徒步巡护20余公里,确保出现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发现。”祝兴泽说。
此外,为适应任务要求,支队根据张家口赛区的实际情况,按照“急用先训”的原则,开展了直升机索滑降、山岳绳索救援、高山水泵架设等一系列技能训练和林内负重行军、山地定向越野等体能训练。
截至目前,第一批参加执勤的佳木斯市森林消防支队的消防员们已经连续战斗了11个月。在此期间,队员们需要克服低温、大风、体能极限等一系列困难。如何保障参加执勤任务的消防救援人员的体力和精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方面,我们采取了调整饮食、优化执勤装备、改善执勤环境等措施,帮助队员们保存和恢复体力”,祝兴泽说,“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举办文体活动、竞赛评比、购置娱乐设施等方法来缓解队员们的精神压力,确保队员们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冬奥期间的各项工作中。”
很多时候在与自然做斗争
“我们森林消防员的任务是‘一主两辅’,主业就是森林草原防灭火,这更多是在与自然做斗争。”朱志超说
朱志超介绍,受地形、海拔等因素的影响,森林里任何小气候的改变,都可能使风向改变,危及扑火人员的安全。如果发生森林火灾,我们面临的战场环境往往复杂多变,对指挥员和队员临机处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翻山越岭走进林区,需要充沛的体力,有时还要背着沉重的机具和保障物资。“虽然现在有直升机、特种车辆,但有森林的地方交通不便,更多时候还是靠人走进去。”朱志超说,“进入发生火情的林区,短时间内不能出来,只有什么时候把火扑灭了才能撤离。”
“当前,我们面临任务转型,还肩负着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处置任务。冬奥期间可能会面临大范围降雪,如果产生交通受阻或者冰冻灾害,我们也要适当组织救助。作为常态化的应急救援队伍,一些突发事故的处置都是需要我们去做的。”朱志超说。
提起消防员,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城市消防。因为森林消防远离城市中心,也就相对远离了人们的视野。朱志超表示,我们常年与深山林区为伴,虽然远离城市喧嚣,但守护大森林,也是守护一方平安,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邹佰宸看来,森林消防员眼里有着更迷人的风景。“我们每天守护着绿水青山,每次训练都能看到群山,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来崇礼的时候,山间下着雪,山上的树都黄了、枯了,我们看见了树变绿,现在又变黄、变白。每次进山巡护的时候,摸着那些树,就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