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https://images.zhibo.tv/2020/1102/comment.png)
分享
据北京日报官博报道
“水立方”变成了“冰立方”,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3大赛区26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今天上午,美丽中国·绿色冬奥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生态环境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表示,冬奥会期间,北京蔚蓝的天空,将运动员在冰雪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衬托得更加精彩。监测数据显示,自2月4日冬奥会开赛以来至17日,北京PM2.5的平均浓度只有24微克/立方米,京津冀三地浓度下降达到40%以上,“尤其是2月4日开幕式当天,北京PM2.5日均浓度低至5微克/立方米。”张大伟说,“北京蓝”成为冬奥会靓丽底色,得到国际国内社会一致好评。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可以说这是绿色奥运的新起点。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等方式,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北京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重大举措,空气质量实现大幅改善。2021年,北京六项主要污染物首次全部达标,细颗粒物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7年下降40%,优良天数达到288天,比2017年增加62天,“北京蓝”日益成为常态。“特别是冬奥会期间的北京空气质量达到了有PM2.5监测以来同期最好水平,有几天的PM2.5浓度甚至出现个位数。联合国环境署高度评价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认为这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北京奇迹,为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