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冬奥会上,这个省撑起了中国的多半边天!
关注

据中新网报道,北京冬奥会,来自黑龙江的范可新、任子威等运动员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

2月5日,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赛,范可新夺金一刻泪洒赛场,痛哭,她说:“我等待这块金牌太长时间了”。

这是范可新第三次参加冬奥会。

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决赛中,她在比赛中意外摔倒,无缘决赛,让喜爱她的体育迷们惋惜痛心;

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国女运动员在半决赛均被淘汰,范可新在内……

这届北京冬奥会,将是这名29岁老将参加的最后一届冬奥会。

在赛后采访中,范可新领奖时声音哽咽:“当国旗升到最高领奖台上,觉得很自豪,(金牌)戴到我脖子上的那一刻,一切都值得。”

在本届冬奥会的颁奖台上,武大靖,这个黑龙江佳木斯籍的东北汉子,只是说了这么短短的8个字:“4年来经历太多了……”瞬间泪流满面。

普通人是按年过日子,而运动员是按赛季过,一届奥运会赛季就是4年,而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中又能有几个4年呢?

人在意气风发时,精神抖擞地做一件事其实不难。难的是,在冗长得看不到头的枯燥、迷茫、压力、疲惫里,依然按同样的节奏做同一件事。这就是运动员的日常。

借用“濛主”解说时的另一个梗:“这个选手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其实,每个选手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包括王濛。

在中国速滑历史上,王濛曾经是不可撼动的“大姐大”,国际短道速滑界多年的绝对霸主。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得了重感冒,她的教练李琰担忧不已。王濛却用绝对实力,轻松卫冕500米冠军,同时拿下1000米和3000米接力冠军,成为中国短道冬奥史上第一个“三冠王”。

赛后,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地是,王濛从赛道直接滑到教练区前,跪地叩谢李琰,然后一跃而起,隔着赛场围栏和教练相拥而泣。这一幕,至今再看仍让无数人为之感动。

李琰,又一个黑龙江人。

李琰出生在牡丹江市,是中国短道速滑历史上的“教母级”人物。在担任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期间,她带出了无数世界冠军,王濛、武大靖、任子威等都是她的弟子。在这届冬奥会之前,中国一共夺得了13枚金牌,其中7枚都是李琰在做主帅时获得的。

一扫中国速滑圈,到处可见“龙江人”。因为从中国速滑运动一出生,就是先天的“龙江基因”。

黑龙江,中国最北的省份,几乎半年都是天寒地冻的冬天,这让黑龙江省成为中国最早开展冰雪运动的省。再借用一下王濛的话说:“这个省是一个有故事的省份。”

上个世纪50年代,冬天漫长,人们在“打出溜滑儿”“抽冰尜儿”之外,中国的速滑事业开始起步了。

当时,新中国在联合国还没有合法席位,没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只有乒乓球、举重和速度滑冰这几个项目有资格参加世界锦标赛。所以,速滑成绩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还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途径,意义非凡。

孙显墀,如今91岁了。他是中国第一代速滑教练,是1960年成立的黑龙江省速滑队教练,这也是中国第一支省级速滑队。

这支队伍一共有10人,5男5女,男队员分别是罗致焕、王金玉、王文生、杨菊成、李太泉,5名女队员被称为中国速滑界的“五朵金花”,分别是刘凤荣、孙洪霞、杨云香、金美玉和年龄最小的王淑媛。

女队的教练是李昌夑,孙显墀是男队教练。留学4年,孙显墀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苏联的速滑水平是世界一流,我得拼了命学,我不行,早晚有一天,我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行,能进世界大赛,能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孙显墀说。他做到了!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代速滑教练,结合中国运动员的特点研究出了一套训练方法,12年后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个速滑世界冠军,也让速度滑冰成为中国进步最快的体育项目之一,短短十年多,就有一批运动员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致焕,你低头看看你胸前有什么?”1963年2月24日,日本轻井泽,第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上,孙显墀站在教练区向自己的队员罗致焕喊到。

罗致焕低头看到,衣服上,繁体的“中国”两字紧贴他的胸口,上面硕大的国徽鲜艳,他向着教练,轻轻地点了点头,心中升起一股力量。那一刻,他知道,他背负着中国的命运,在为国而战。2分09秒2。这是一个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成绩。

范可新说,在国家队12年,“我们每天训练下冰的时刻,嗓子里面都是带血的。”但她,无论多艰难仍挺住了,当她夺金的那一刻,家中的父母、大哥和大嫂,一大家子人抱头痛哭……

那个和父母居住在6平米地下室,放学后要捡破烂挣学费的小女孩,如今为国争光了。

这届冬奥会,靠解说实力出圈的“濛主”,太招网友们喜欢了,纷纷叫喊着“请把王濛焊在解说席上”。王濛解说中说:“我让你跟不上我,让你哪个国家,你跟都跟不上我,让你们连我屁股影子都看不见,我看你怎么扒拉我?我看你怎么判罚我?”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而这绝对实力的背后,是太多的寂寞坚守,靠信念的支撑,才能咬着牙、抹着泪,走过那漫长的一个又一个4年……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