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据北京日报,12日晚,首都体育馆的冰面上,王诗玥/柳鑫宇用一套充满复古摇滚风的乐曲得到了73.41分,在已经出场的11名选手中名列第一,顺利晋级第二阶段冰舞自由舞比赛。
从平昌冬奥会上冰舞韵律舞名列第22,止步第一轮,到如今顺利晋级。这四年中,王诗玥/柳鑫宇用他们的努力不断提升着自己的水平,而这其中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我们不甘心!
女子单人滑、男子单人滑、双人滑,中国花样滑冰在三个项目中都曾培养出世界顶尖的选手,甚至包括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唯独冰舞项目,从未进入过世界高水平的行列。
在北京冬奥会之前,中国冰舞在冬奥会上的最佳战绩是温哥华冬奥会的第19名。上一届平昌冬奥会,王诗玥/柳鑫宇在韵律舞中只得到了57.81分,最终排在22位,无缘自由舞。
赛后,王诗玥接受采访时泪水夺眶而出:“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比赛打完分我们都很受挫。规则上的内容我们都做到了,不明白为什么韵律舞分数总是上不去。每次赛后我们都很仔细看录像研究,对同一个动作做千百次练习,希望得到裁判的认可。这次我们真的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拼了一把,没进自由舞,我们很不甘心!”
确实,就是不甘心。
“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到2022北京冬奥会,争取在家门口取得好成绩!”四年前,柳鑫宇这样说。
克服身高差是第一步
不甘心,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到底在哪里,那就去寻找答案。于是,在平昌冬奥会结束后,王诗玥/柳鑫宇前往加拿大,到蒙特利尔国际滑冰学校学习。
一直以来,王诗玥/柳鑫宇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人相差20多公分的身高差。于是,调整他们滑冰的方式成了教练帕特里斯·劳宗的第一件事。
劳宗采取了与大家认知完全相反的策略:“其实我们更多的调整是在王诗玥身上,让她不要一味地蹲,而是在‘屈伸蹲起’上更多去想‘伸’和‘起’。”调整了滑行方式之后,王诗玥/柳鑫宇克服了身高差带来的问题,身高带来的不少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身高差距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劣势,但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避免天然的身高差距成为编排和技术输出上的阻碍,从而可以更多投入精力到发挥他们的优势方面。”劳宗说。
每次谈到这段经历,王诗玥/柳鑫宇都是感慨万分:“赛季初的时候,我们老是摔跤,两个膝盖摔得和鸡蛋一样大,有时候趴在冰上起不来。不过经过几个月,就进步多了。”
轮到提升表现力了
技术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那么就该轮到表现力了。还是在蒙特利尔国际滑冰学校,擅长编舞的玛丽-弗朗斯·迪布勒伊也不断帮助王诗玥/柳鑫宇发掘适合他们的风格。
“他们必须要真的喜欢节目音乐和概念,否则节目就无法吸引观众。正因为选手们找到了吸引他们的音乐和节目,当将近二十组选手拿出最后成品,观众们才会感到每一个节目都各不相同、耳目一新,因为每一组选手都展示着自己的风格。”迪布勒伊说,“王诗玥/柳鑫宇拥有速度,充满活力和能量,这些特点也在现在的编排中有所体现,他们的韵律舞是颇具性格的喜剧表演,体现了他们的优势。”
而那段经历也让王诗玥/柳鑫宇有了更多的感悟:“每一个动作都有着它的目的和意义,编舞或是步伐练习绝不是单一动作的简单拼接,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角色、音乐,或者是从前一个到后一个动作所必要的过渡。”
就这样,经过四年的努力,王诗玥/柳鑫宇终于在北京冬奥会的冰面上突破了自己。这一刻,王诗玥说:“希望有一天我们两个也能成为申雪老师和赵宏博老师一样的前辈,为后辈开辟出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