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新京报讯(记者 徐邦印)4年前的平昌冬奥会,高亭宇拿到中国男子速滑首枚冬奥会奖牌,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高亭宇收获中国男子速滑首枚冬奥会金牌。下一个4年什么目标?24岁的高亭宇坦言没想那么远。
高亭宇表示,为了拿到这枚金牌,他和教练付出了很多,“很多事情都给冬奥会的备战让步,比如推掉了所有的个人活动,还有夏训的时候,基本一周会(练)吐两回左右,一回(吐)两三次,就是为了这枚金牌。”
高亭宇感谢了一直以来陪伴他的教练刘广彬,“教练太辛苦了,为了陪我训练,都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家庭。”平昌冬奥会结束后,由于伤病等原因,高亭宇有过低谷期,是教练帮助他走了出来,“没有教练,我可能2018年冬奥会结束后就退役了,感谢他一直支持和鼓励我。”
平昌冬奥会拿到铜牌后,高亭宇曾说过,要尽量避免受伤。如今拿到金牌后,他依然提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先休息调整,保护好身体。速度滑冰这个项目,只要你有一点伤,比赛出现一点失误,就可能无缘前3,甚至前10名都拿不到。”
谈及这枚金牌可能给整个中国速度滑冰项目带来的影响,高亭宇乐观地表示,“作为男子速滑第一枚金牌,希望给大家起个好头,开了头就收不住了,未来争取多拿几块。”
不过他也十分清楚,速度滑冰是冬奥会历史最悠久的比赛项目之一,与传统强队相比,中国男子速滑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