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延庆2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屾/文 李隽辉/摄)雪游龙蜿蜒起伏,盘踞在小海坨的群山之中,闫文港抛开一切杂念,推着自己的雪车,以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1分00秒15,出色的第四轮滑行过后,中国雪车雪橇项目的历史时刻也随之诞生。
“第三轮比较惊险,当时感觉出发和滑行都还可以,但在弯道和加速上有一点瑕疵,成绩单滑仅排第六,真的不是特别理想。”钢架雪车项目分两天四轮比赛进行,闫文港头两轮的成绩排名第三,但是第三轮1分00秒54的成绩,让他的总排名滑落到第四位。
中国雪车、雪橇项目,在申办北京冬奥会成功后开始组队,3个月后,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开始组建。最初,大多数选手都是“跨项”选手,最终选出了男女共10名运动员组成国家集训队,还有10名替补。经过多年的努力,钢架雪车队是所有项目中,最有希望在本届冬奥会上取得突破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重压之下,考验的其实就是运动员的精神属性是否足够强大。倒数第四出场的闫文港,在出发时就创造了赛道的最好出发用时,而1分00秒15的单滑成绩,也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出色的。
“之前可能是想得有点多,害怕失误、求稳,但钢架雪车是勇敢者的游戏,你越想保守就越容易出现失误。最后一轮时,当我站在出发点,想的只有自己之前出现失误的1号弯、4号弯,在脑海里模拟滑行路线,决定选择最拼的路线,用尽全部力气。”闫文港说。
事实上,当闫文港完成自己的所有比赛时,他并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走上领奖台,几分钟后,当俄罗斯奥运队运动员特列季亚科夫的成绩锁定在了4分01秒99,闫文港意识到,自己创造了历史,拿下获得了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项目的铜牌。
现场的所有人都疯狂了,中国队的工作人员在看台上挥舞着国旗,众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也明白,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闫文港在通往领奖台的路上,一直在挥舞着拳头,尽情地释放着自己,当他戴上那枚梦寐以求的奥运铜牌后,闫文港低下头,仔细地端详并抚摸起来,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始终举着自己的奖牌。
“这几年努力了那么多,就希望能在冬奥会上把更好的自己展现出来。如果我得第4,真的会很失望,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跻身高手行列,这次拿奖牌极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证明中国运动员是有能力拿金牌的。”看来,闫文港已经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