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奥运“元老”们在赛场留下了什么?
关注

北京冬奥会上,参加过数届冬奥会的“元老”们频频见诸报章网络,依旧是焦点。一战过后,有人“情难舍、人难留”,将比赛变“绝唱”;有人继续“超越极限、超越自己”,为梦想而战。刚刚走过的赛场,他们留下了什么?

赛前,媒体在报道加拿大运动员马克·麦克莫里斯时,谈起前两届冬奥会都有铜牌入“账”之余,也常会提及他遭受重伤后的励志故事。如今,还会加上“小朋友”苏翊鸣心中的偶像。

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后,中国17岁小将苏翊鸣就表达了与偶像同场竞技的喜悦。他认为“这是一件难得的事情”。决赛后,只拿到铜牌的马克·麦克莫里斯主动拥抱了摘银的苏翊鸣,并毫不吝啬对他的夸赞。

数日后,苏翊鸣还有新比赛。赛后新闻发布会,马克·麦克莫里斯数次为苏翊鸣点赞,鼓励他前行。他认为,“Su”的未来值得期待,甚至还谈起第一次相见经历,“那时候他还是个孩子”。

单板滑雪的另一个赛场,新老冠军“交接”。一跳过后,日本选手平野步梦将他平昌冬奥会的银牌换成了金色。而曾获三枚冬奥会金牌的美国选手肖恩·怀特,谢幕战却未能再收一枚奖牌。四年前同一舞台,肖恩·怀特最后一跳逆转夺冠,平野步梦屈居亚军。

混采区采访尾声,相遇的两位传奇选手彼此相拥、祝福对方。随后,走出混采区的肖恩·怀特重回比赛场,在相机快门声中,再次痛哭起来。圆梦登顶的“三朝元老”平野步梦,则还在表达对“五朝元老”肖恩·怀特的敬意:从他身上寻找到挑战的力量,“他一直在试图突破自己”。已“接棒”的他,在感谢前辈“推动所有运动员努力向前”时,正用亲身经历诠释并激励后来者,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为打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冬奥“金牌荒”,在混合团体这一新增项目中,赛前被视为夺冠热门的中国队,派出了徐梦桃、贾宗洋、齐广璞三位冬奥会“四朝元老”。

从决赛第一轮领先到贾宗洋失误屈居亚军,志在夺金的三人心有不甘。当贾宗洋为失误自责时,他们紧紧相拥,互相加油打气。

“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中国队,要进一起进,要退一起退。”徐梦桃说,一个失误动作不会阻止贾宗洋“继续优秀”,更不会妨碍中国空中技巧队“继续绽放”。现在需马上沉淀、尽快总结,在后面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状态。她也希望自己能参加“五届冬奥会”。

这套顶级运动员日常训练都难成功的动作,此前在大赛中更是从未有人成功。最终,他与奖牌失之交臂。赛后轻抚冰面的一幕,令人心疼也激发着力量:他挑战极限的脚步从未停止,即使跌倒,依旧赢得尊重。

同样赢得尊重的,还有即将50岁的德国传奇老将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哪怕她是最后一个滑过终点线。

从1992年的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她八战冬奥会,五次问鼎最高领奖台。明知早已过了竞技体育最佳年龄的她,一直在拼搏。

赛场上,不论成绩快慢,她的每一次滑行,都是在创造着“新历史”。赛场外,不论结果如何,她的每一次征战,都鼓舞激励着更多人。这或许就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眼中的奥运——参与比取胜更为重要。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