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闫文港和殷正创造了历史!北京冬奥钢架雪车比赛闫文港获得第三名,站上了领奖台,殷正也发挥出色创造出发最快纪录,拿到第五名。在这一小项上中国人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和竞争力,也是第一次在冬奥赛场有奖牌零的突破。
虽然钢架雪车开赛前把名将耿文强排除在比赛名单外一度引发热议,但最终闫文港和殷正以自己几乎无可挑剔的表现证明了中国钢架雪车队的选拔机制没有问题,中国也派出了最强的选手在冬奥赛场与人同场竞技,在欧洲选手垄断的这一赛事找到了突破口。
作为中国这一项目“破冰”第一人的耿文强,在因斯布鲁克的世界杯分站赛夺冠,创造了中国的新历史,让颇为小众的钢架雪车项目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线,从这一角度来说耿文强当然是英雄应该被记住他的历史,耿文强在平昌获得第13名已经是中国选手此前在钢架雪车冬奥会上的最好成绩,作为中国第一人名副其实,但是不能否认的却是在与国家队队友闫文港、殷正们的几次队内选拔赛他的成绩并没有外战这么突出,差距也很明显。
按照中国钢架雪车队领队孙帆之前的说法,中国队之前就有很明确的选拔机制和成绩考量标准,按照四轮选拔赛总成绩和出发成绩综合核算后统计出最终成绩,而不是只考虑国际排名的因素。
按照国际排名耿文强这个冰雪赛季世界大赛参加的多,积分自然高,不同运动员对于不同赛道的掌握程度也有不同,而且不同赛道的积分差别很大,部分拿到高分的赛道并不意味着你在延庆的这条赛道同样可以高分。
事实证明,虽然选人因闫文港和殷正名气不如耿文强,导致耿文强落选后外界反应强烈,质疑内部程序的公正性,但中国队的选拔并不针对人,只针对成绩让人找不出毛病。要知道中国队此前队内选拔赛就在进行冬奥会的延庆雪车雪橇中心进行,因此“雪游龙”这条赛道上的直接成绩对比更有说服力。
此前孙帆介绍中国队的备战时特意提到了对于赛道的研究的彻底和细化,从队伍上赛季至今的选拔赛、测试赛、队内赛等多轮比赛成绩来看,由于北京赛道是出发主导型赛道,具备出发优势的运动员将比较占优势。队内部分运动员对该赛道掌握较好,每次比赛总能有稳定的发挥,取得队内最佳排名,部分运动员虽然对国际赛道掌握较好,但是对北京赛道的掌握尚有欠缺。“因此,我们要选拔在北京赛道上表现最强的运动员参赛。”
当然耿文强依然是中国在钢架雪车项目可以说是领路人的角色,北京冬奥会没能参加固然遗憾,他的未来依然光明,可以在更高更远的国际赛场继续展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