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昨天的文章里马龙谈到,不问的“终点”其实是东京奥运会。那么当这个不是终点的“终点”真的到来之后,马龙是以怎样的心态和状态投入其中,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冠军领奖台的呢?马龙在东京打的唯一一场“毫不犹豫”的球又是哪一场呢?
《乒乓世界》:因为疫情,到达奥运村的时候和前两次“进村”感觉是不是不一样?
马龙:确实,刚到奥运村的时候看到那么多外国人,大家都戴着口罩,这种感觉让我有点陌生,有点不安全感。包括进入比赛场地,不能擦球台不能吹球,改变了习惯也有些不舒服。这之前我老擦球台,热身赛的时候裁判提醒我,我还会觉得有点烦躁。那时刘国梁主席和教练组还说了我,提醒我热身赛都是中国裁判,可能还会给面子,但奥运会上都是外籍裁判,需要特别注意。
《乒乓世界》:到奥运村的时候,赛前的焦虑消除了一些吗?
马龙:当时就提醒自己,不管怎样,比赛已经到了,只能尽量去调整,自己无论什么心态都得上场打,只能去更多地准备比赛的东西,而不去想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平时训练老想着要练好,但到了东京就以比赛为准,投入一点,专注到比赛里。
《乒乓世界》:混双比赛第一场,你和队友们都在看台为许昕/刘诗雯加油,当时感受到这次特殊的奥运会比赛氛围了吗?
马龙:正好他们比赛比我们早,我们有空为他们加油,给他们打打气,我也希望在看台上感受一下奥运氛围。虽然这次奥运会没有观众,但在场地还是会有压力,有种窒息的感觉,我们提前感受了一下。
《乒乓世界》:没有观众的那种安静和窒息感,在你自己上场后是不是体会更深?
马龙:对,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奥运会不同于其他比赛,到奥运会上,无论赢一分还是输一分,感受都会被放大很多倍。平时如果领先几个球,可能对手就崩了,但奥运会上对手不会轻易放弃,反而对方追两个,我就会感觉慌,觉得紧张。其实对手也是这种感觉,大家都是一样的。(单打没打过一场4比0的球,也是跟这种感受有关?)对,我打得非常紧,非常小心。可能有的时候自己明明稍微打开一点儿就会非常上风,但还是因为是奥运会,或者是杂念多,思前顾后的,想赢怕输的想法也有,所以始终就没打开。越小心,越一个球都不想输,越想控制严密,就打得越紧。
《乒乓世界》:半决赛前,想到对奥恰洛夫将会是一场这么艰苦的比赛吗?
马龙:其实打完8进4的比赛后,晚上我回到房间,就给刘主席发了个信息,我问他感觉我这次奥运会更紧,还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更紧?他觉得我这次更紧,他说觉得我上一届很坚定。就像我自己说的,2016年我就是为拿奥运冠军来的,这届想冲,但又有点保守,说不想冲,又放不下,一直在这当中徘徊。其实那天信息一发出去,我自己就有了这个一样的答案,但就是想听刘主席帮我回答。听他说完以后,我也明白,我和奥恰打比赛赢得越多,大家越觉得稳赢,反而越难打,心态和包袱不同。平时比赛输了可能还好,真在奥运会上输了,自己都原谅不了自己,赛前会有这些方面的压力。
《乒乓世界》:从你自己的角度怎么总结半决赛?
马龙:赛前我想到了可能开局难受,包括哪些环节可能别扭,真打到第五六七局,打的就是谁心理过硬,谁能多扛一会儿。其实半决赛要说奥恰洛夫那天打得有多好,我觉得也就是正常,但我给他留了很多很多的空间。第一局自己上来是落后赢回来,比分到2比0,第三局和第四局自己都是领先,9:7领先、8:5领先没把握住机会,就像前三场比赛那样,我太紧,太小心也太保守了。如果放在公开赛,这样领先的比分,我可能很快就赢下来了。其实回顾我和奥恰的比赛,就第一次打了4比3,还有就是这一次。
《乒乓世界》:打到第七局的时候,就是跟他扛了?
马龙:对,这时候第一就是比谁战术方面更坚决,比认可的东西更坚决;另外就是比在不熟悉的领域,比如不是强项的地方能不能去咬住,看谁先犯错误;还有一方面比谁更胆大,谁更精确。比赛中刘主席也非常着急,他喊了一句“他赢不了你”!让我自信一点,所以打完最后一个球,我也回了他一句,“他赢不了我”!
《乒乓世界》:比赛期间有一条你的热搜是“眼袋”,是不是睡不好的“赛期综合症”又“上演”了?
马龙:睡得一般,比赛时睡不好很正常。我没看网上这些,因为知道要专注打比赛,就把这些“热搜”都屏蔽掉了。
《乒乓世界》:睡得最不好的是哪天?
马龙:男单决赛前。当时打完半决赛后回来都挺晚了,第二天晚上才打决赛,所以回来我就做了会儿治疗,吃个饭,然后就休息了。(休息的时候想决赛吗?)尽量不想,有的时候脑子里自然而然会蹦出来,赶紧切换。
《乒乓世界》:决赛中的马龙感觉和之前比赛中的马龙都不一样,是做了特别充分的准备吗?
马龙:说实话没怎么做准备,因为不需要准备,从技战术来说,樊振东可能是我最熟悉的对手之一,大家天天在一起练,哪好哪坏彼此都了解。只是我跟樊振东打,我没有什么可以保留的,没杂念,我只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得打到最好,才有机会战胜他,所以在场上和打前几场单打比赛不同。
《乒乓世界》:决赛里你的心态像是一个冲击者,是吗?
马龙:对。我做了打很多局的准备,因为樊振东实力非常厚,有可能他一上来进入状态慢,但是厚实的实力会让他追上来,所以我做好了打长局的准备。比赛从一开始我就在冲,第一局赢了以后,第二局我也有点机会,没赢下来,第三局我就当重新开始。其实在决赛里,我觉得大家一分一分比的都是心态,这时候真要说我“经验多”有什么用?我觉得也不一定有用,甚至可能让我去用习惯的东西,犯经验主义错误,不一定带来的都是好处。反而年轻队员想法很干净直接,会有冲出来的效果,比赛里关键在于临场每个球的专注。
《乒乓世界》:这场男单决赛你打得也是专注和干净的,是不是?
马龙:我专注到了比赛里,思想上是自己想到的技战术,出手就很坚决。决赛前和外协会选手打比赛,要用有点冒险的技战术时,我会想需要不需要?会犹豫是不是应该稳一点,凶一点的话万一失误了呢。但对樊振东,我没有这些犹豫,稳一点肯定没机会,凶一点可能会失误但也可能有点机会,冒险是值得的。(是在凶稳关系处理上没有犹豫的一场比赛?)对。
《乒乓世界》:一直专注的你,拿到赛点的时候在想什么?
马龙:临近胜利的时候脑子里会闪“诶?会不会赢了?”这种时候就赶紧把自己拽回来。打到第六局10:7,我觉得都不稳赢,可能会被追上来,之前樊振东追的每一分都会给我多一分的压力,思想跑了就及时告诉自己还没打完。
《乒乓世界》:赢了男单决赛后,你张开双臂,很自然就双手汇在头顶比了个心,这个动作赛前想过吗?
马龙:想过,但不会多想,因为不确定比赛能赢,不过我确实想过这个动作,还想过不止一次,具体什么时候想的也说不好,我就想我上一届用手比了个心,这次要用这个动作比心。(想到过的场景真正做出来,是什么感受?是像你说的做梦一样吗?)算是吧,就觉得是终于完成了一个梦想,完成了一个比赛任务,梦想变成了现实。以前要说我不想赢,也不可能,但要说有多强的信心赢,也没有多强,所以就是,“真的做到了”的感觉。
《乒乓世界》:获得东京奥运男单冠军后,你成为了第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的运动员,得到了这样的成就,在“舍与得”方面是怎样看和怎样做的?
马龙:我觉得舍弃的是一些自己的习惯和一些舒服的东西,得到的就是在比赛中一些以前不具备的能力。平时舒服多了,比赛中战斗力就会减弱一些,遇到困难时就可能容易饶过自己。但当平时你不和自己妥协,在比赛中遇到困难会再想办法,不会轻易放弃,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马龙说的“舍与得”就像他本人,即使书写了很多个纪录,说出口的依然是平时做的点滴,但正是因为平时的点滴积累,马龙才成为了马龙。被马龙舍掉的“舒服”是什么样的?“确实我没怎么过过舒服的一天,设想一下比如能好好睡一觉,上午练会儿身体出出汗,下午出去溜达溜达,晚上跟家人吃个饭,或者和朋友聚一聚聊会儿天,这就是挺舒服的一天。”很快马龙自己又笑了,说了个大满贯与普通人一样的感受,“其实越不训练越睡不着,八九点就醒了;一要训练早上就起不来,真困,真邪了”。】
来源:乒乓世界 陈偲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