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成都体育公共服务凭啥摘“金牌”成都人这样表达幸福生活
关注

38金32银18铜,中国在东京奥运取得的佳绩,捍卫了体育大国的地位,彰显了迈向体育强国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近年来,成都的体育发展,在总书记指引的这条光明之路上,持续开花结果。

近日,《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通报》出炉,在全国110个城市评比中,成都市公共体育质量满意度得分83.99分,位列第一。公共体育服务具有公益性、普遍性、基本性和文化性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往往也被称为体育公共服务。640 (1).jpg

(图片来源:成都市体育局)

9龙泉驿欢乐跑.jpg

(图片来源:成都市体育局)

2017年,成都市提出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目标后,成都体育积极践行“谋赛就是营城,营城就是惠民”的理念,使体育公共服务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

成都体育公共服务重“绿色”,无“死角”。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在已建成的3689公里天府绿道上,植入体育设施1300处,覆盖3岁到80岁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段的运动需求;成都以“运动成都”为引领,在各区(市)县“不断档”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受益健身人群全面覆盖幼儿、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驻蓉部队、在蓉外籍人士及进城务工人员等各类人群。今年出台的《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设置导则》,更是让市民家门口运动空间这张大网,越织越密。20崇州市街子古镇越野跑.jpg

(图片来源:成都市体育局)

成都体育公共服务树品牌,接地气。近些年,“天府绿道健康行”和“社区运动节”两大品牌活动,亦然成为成都市民参与度、喜爱度最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成都主抓学校特色体育项目,构建“一校多品”,着力推动每名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培育青少年运动习惯,强健青少年体魄。2015年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总决赛.JPG

(图片来源:成都市体育局)

2020年第七届健运会总决赛.JPG

(图片来源:成都市体育局)

成都体育公共服务创平台,重科学。成都培训数百名“社区运动健康师”,下沉社区高品质服务市民科学健身,推动市民健康“关口前移”,实现体医融合发展。成都在创新发布“体育锻炼适宜指数”的同时,还建设全国首个“成都市运动促进健康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科学健身指导及服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突破700万,体育运动在成都蔚然成风的态势初步呈现。

成都体育公共服务抓契机,强基建。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在成都,东安湖世界大运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13处新建场馆拔地而起,猛追湾游泳池、成都市射击馆、城北体育馆、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体育馆等36处场馆焕然一新,为引领带动全体市民参与运动健身筑强实体支撑。在新建改造的高水准体育场馆、公园内,市民不只是“看客”,还是赛场上的“主角”。数据显示,仅去年,成都公共体育场馆就已免费(低收费)接纳体育锻炼人数423.93万人次。

未来四年,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国际射联世界杯、亚足联男子足球亚洲杯赛、汤姆斯杯暨尤伯杯赛、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悉数登场。

640 (3).jpg

(图片来源:成都市体育局)

“蜀道之难”却未曾难住成都以赛兴城,走向世界的激情。随着一系列重大赛事的落地,成都的城市面貌,公共基础设施,商业经济水平以及国际化进程都在飞速提升,体育建设使成都更加具有活力,在中国体育城市版图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今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乘着“体育强国”发展的东风,未来,成都体育公共服务必会更上一层楼。从九十年代的“金牌球市”到如今的“赛事名城”,成都从来就不缺体育文化的底蕴,成都也不止有火锅、熊猫、美女。相信在大运会等重磅赛事的带动下,在群众体育的充沛活力中,少会入川,老仍在蜀,成都,这座重视体育公共服务的城市,必将更加精彩夺目。

(文字来源: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