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再过半个月,第十四届全运会即将拉开帷幕。继奥运会后,又一轮乒乓盛宴将呈现在球迷面前。
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体育盛会,历届全运会除了决出各个项目的冠军,还将确立4到8年这个周期中各个项目的新格局和新秩序。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生存压力,才会有求生动力,在任何体育项目中,一枝独秀的“大一统”反倒不如诸侯争霸的格局更有生命力和创造性。中国体育界每一次“N连冠”,都曾经给项目本身带来过负面的影响,也间接延缓了各地该项目在大众的推广,甚至阻碍了新生代球员多区域、多特点的成长。
万幸的是,中国乒乓球极少出现这种情况。长达62年的全运会乒乓球历史中,仅八一男队和北京女队完成过“三连冠”壮举,但是每次夺冠都不轻松,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死里逃生。而且在他们悄悄完成这一壮举的过程中,其主力选手甚至都不是当时乒坛的风云人物,这种情况,似乎也只有在“水平接近、偶然性强”的乒乓球项目中才会出现。包括单项之争,合理或者不合理的结果背后,无一不堆栈着各种冷门、意外和一场场直击心脏的拼斗。
1959-2021,几家欢喜几家愁,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选出了14个关于全运会的故事,回顾一下这62年来国内乒坛的风起云涌。
1959年9月,首届全运会乒乓球比赛在北京体育馆举行。就在5个月前,容国团历史性地夺得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乒乓热”开始席卷全国,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也受到了国人的极大关注。
当时国内乒坛呈“三足鼎立”,尽管山西、辽宁等队具有冲击三强的实力,但大部分冠军都被北京、上海、广东三家所得。再加上首届全运会赛制与当时世乒赛的赛制相近,团体分为3个大组进行单循环赛,各组头名出线后再通过循环赛决出前3名,男团之争,“北上广”不出意外地成为了最终突围者。
和实力平均的北京、上海相比,广东男队的主力阵容由直板快攻打法的容国团、蔡明枢和横拍削球手李仁苏组成,因蔡明枢实力相对偏弱,这个阵容更像是“缺了一条腿”,他们在小组赛8战8胜取得头名后,与另外两个小组第一的北京和上海展开了冠军争夺战。
徐寅生帮助上海队拿到了第1届和第2届全运会男团冠军。
沪、粤两队率先交火,这场恶斗历时3个小时,打满9盘才分出胜负。上海队由徐寅生、李富荣和杨瑞华披挂上阵,广东队则由容国团、蔡明枢和李仁苏迎战。削球手李仁苏发挥出色,以稳健的削球打败了上海队的3员猛将,无奈独木不成林,世界冠军容国团仅在李富荣身上拿到一分,蔡明枢则三战皆负,广东队4比5不敌上海。此役一败,广东队士气大挫,随后又以1比5负于北京,两战皆负的广东男队最终收获团体第三名。
男团冠军争夺战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进行,北京队实力齐整,拥有名将王传耀、姜永宁、庄家富,夺标呼声甚高,以他们3人为主力的北京队曾获得1957年全国男团冠军,还包揽了男单前3名。而上海队排阵得当,充分发挥了直拍快攻的优势,尤其是小将李富荣,打败了王传耀和庄则栋,为上海队取得了关键的两分,最后上海队以5比2力克北京队,夺得了男团冠军。
孙梅英帮助北京队拿到女团冠军
女团之争,参加了第25届世乒赛团体赛的孙梅英、邱钟惠和叶佩琼组成的北京队技高一筹,她们在冠军争夺战中连续击败了山西队和广东队,拿到了女团冠军。此外,在单项比赛中,北京队又狂吞4金,仅在女单项目上失手。
备受关注的男单之争,刚刚拿到团体冠军的上海队几名选手全部遭到北京队的封杀。徐寅生3比0淘汰了蔡明枢后未能再进一步,4强争夺战中苦战5局未能突破庄家富的削球关。杨瑞华也与姜永宁激战到第5局,最终在18:13的优势下没有把握住机会,被姜永宁21:19翻盘。年仅17岁的小将李富荣在1/8决赛以3比2淘汰了曾在团体赛中输过的容国团,但进入4强之后连负削球手庄家富、姜永宁,最终获得男单第4名。尽管无缘奖牌,但李富荣在这届全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也为他在未来世界乒坛上大展拳脚奠定了基础。
北京名将王传耀以其凌厉的两面攻,先后击败了山西队的周兰荪、广西的陈协中以及自己的队友姜永宁和庄家富,登上了男单冠军的宝座,北京队包揽了前三名。
女子单打4强中也有3名是北京选手,广东的胡克明占据了另一席位。面对“三英战吕布”的局面,胡克明放手一搏,她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3比0击败邱钟惠,决赛又以3比1击败了叶佩琼,成功问鼎女单冠军。
第二届全运会,北京队的庄则栋摘得男单冠军。
6年后的第二届全运会,“京沪粤三强争霸”的格局有所动摇。男队方面,湖北队逐渐取代了广东成为三甲的常客,上海和北京仍是冠军最大热门。上海队阵容强大,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在决赛中披挂上阵,5比1击败了庄则栋领衔的北京队,成功蝉联男团冠军。此外,上海女队的阵容也空前强大,林慧卿、郑敏之、李赫男是世乒赛女团冠军成员,她们也不负众望,顺利拿到了女团金牌,林慧卿在女单赛场上也大放光芒,连续击败了广东队的肖洁雯、郑玉珊,北京队的李莉以及队友李赫男,拿到了女单冠军。男单冠军则被庄则栋摘取。
(转自:新浪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