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自1960年出现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残奥会上以来,残疾人田径运动已经稳步发展成为残奥会参赛运动员数量、现场观众数量和电视观众数量最多的运动。
1. 自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至2008年北京残奥会之间,加拿大轮椅竞速运动员尚塔尔·佩蒂克莱尔共获得14枚金牌;瑞士运动员弗朗茨·尼特利斯帕赫自1980年阿纳姆残奥会至2000年悉尼残奥会之间夺得14枚金牌。上述两人分别是获得最多奖牌的女子和男子田径运动员。
2. 掷棒(Club throw)是残奥会特有的项目,被认为等同于奥运会的练球项目。掷棒选手通常拥有严重的手臂部位残疾并以坐姿进行比赛。该赛事要求他们投掷一个类似于保龄球瓶的木棒,重量至少为397克,长度为350至390毫米;投掷方式没有规则,既可以面向也可以背对目标区域进行投掷。
3. 残疾人运动分级系统对参赛资格进行了规定,并描述了将适格运动员划分至不同类别的方法。其目的在于确保公平性,即在一些关键运动项目(跑、轮椅竞速、跳、投掷)方面具有类似行动障碍的运动员被分配到同一级别中进行比赛。
总结起来共有10残疾类型:8类身体障碍,其中部分运动员坐在轮椅上比赛、部分运动员使用假肢;1类视力障碍,根据障碍程度,运动员可根据残障程度得到引导员的支持;1类智力障碍。
4. 残奥田径是1960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残奥会的八个项目之一。从那时起,共有109个国家曾在该项目中至少获得了一枚奖牌,比其他任何项目都多。马来西亚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赢得了他们的前三个残奥会冠军,所有三个都是田径项目。
5. 1960年罗马残奥会的田径比赛中,来自10个国家的31名运动员参加了25个项目的比赛。在2020 年东京奥运会上,将有来自五大洲的约1100名运动员参加168个奖牌项目的角逐。
6.一项令人惊讶的事实: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500米T13比赛中前四名的成绩均低于3分50秒00,全部超过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同一项比赛的前四名,阿尔及利亚的Abdellatif Baka以3:48.29的成绩夺冠。
7. 许多残疾人田径项目需要特定的运动器材,例如铁饼、铅球和标枪。
视障田径运动员可能会使用绳索或其他设备与视力正常的引导员相连结;或将声学装置(或有视力的“呼叫者”)用于跳跃项目或投掷项目的目标区域中。
轮椅在田径比赛中被认为是运动器材,而竞速轮椅往往非常轻便且符合空气动力学。截肢者可以使用假肢装置。国际残疾人田径联合会规则要求在田径项目中使用假肢;然而在田赛中使用假肢可视情况而定。
8. 视障运动员在T11跳远比赛中戴眼罩,以确保比赛公平。因此,体育场内的安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在跳跃之前将沿着跑道加速,运动员只能由他们站在沙坑附近的向导的声音或掌声来引导。
9. 意大利运动员玛丽亚·斯库蒂保持着在单次残奥会中赢得最多田径奖牌的记录,她在 1960年罗马的投掷项目中获得了11枚奖牌,其中包括9枚金牌。
10.古巴人奥马拉·杜兰德是最快的女子残奥会运动员,她以11.40的成绩保持着100米T12世界纪录,而巴西人彼得鲁西奥·费雷拉(100米T46/47级,10秒42)是男子中最快的。
(文章来源:国际残奥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