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盛世迎盛会 圣火耀秦东
关注

8月18日,采集自革命圣地延安的圣火,历经西安首站传递,在渭南熊熊燃烧。延安精神与渭华起义精神在此交相辉映,体育文化在这里焕发出新的光彩。67名火炬手满怀热情,高举象征希望的圣火,穿过秦东大地,唱响“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主题,展示渭南人民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

67棒传递精彩

8时10分,第一棒火炬手在护跑手的陪伴下从渭南市民综合服务中心南广场出发,奔跑了大约60米后,将圣火顺利传递下去。

时隔4年,渭南人又一次在家门口迎接全运会的到来。4年前,第十三届全运会田径比赛(陕西·渭南赛区)在渭南市体育中心举行,渭南市也成为我省唯一举办过全运会决赛项目的城市;4年后,十四运会女子篮球(19岁以下)、女子足球(18岁以下)、沙滩排球、举重和残特奥会飞镖5个决赛项目将在此展开竞技。

一路奔跑,一路向往。火炬传递到第25棒王鹏手中。他是渭南北站派出所所长,10年来,带领20余名民警紧紧围绕反恐防暴、站车秩序、线路治安、刑事打防等工作,始终坚守在高铁安保最前沿,为郑西高铁安全保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派出所管辖高铁线路90公里,线路治安防控难度很大,影响安全行车的因素复杂,尤其是时速300公里每小时的动车组列车运行对线路安全要求最高。每天我们从早上6点高铁开站开始,到晚上10点关站结束,分班次组织民警辅警对高铁的线路进行巡逻。”王鹏说,渭南北站每天客流量出发和到达量平均各为8000人,周末和节假日约为1.3万人。十四运会期间,预计会迎来较大增长。他们已经和市公安局、铁路部门以及防疫部门建立了联勤联动和应急处突机制,全力以赴为来渭旅客提供顺畅安全的出行环境。

秦东大地景色新

火炬所过之处,市容市貌整洁、百姓安居乐业,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秦东大地,如今已是东西交会之所、产业集聚之地、开放创新之城。

第62棒火炬手李军奇精神百倍地奔跑着,并向道路旁的热心群众挥手致意。他来自渭南市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刚成立2年的国有企业,抢抓十四运会的发展契机,因承担比赛足球场地的建设维护,已经挖到第一桶金,迈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寻找一种可以让足球场地四季常绿的草毯种植办法,是李军奇长久以来的梦想。2019年,在李军奇的推动下,西北足球草坪培育基地落户渭南市大荔县。优质的沙地是培育草坪的最佳选择。依托北京快乐小草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科研体系和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优选耐踏、安全、绿期长等特点的草籽,并引入“冷暖交播”种植模式。

以渭南市体育中心足球场试点,2019年10月施工了以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混播型草籽为主的冷季型草毯,2020年4月足球场交播了暖季型草。实践证明,用这种办法培育的草毯脚感好、耐践踏、耐干旱的而且颜值高,可以达到高清转播要求。

除了为各类比赛场地提供专业的草坪建植和养护服务,李军奇还策划组织10余场中省市大型体育比赛,初步形成集科研、生产、运营、销售、集训、研学一体化的产业生态链,形成“体育+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局面。

全民全运生活美

道路旁,身着玫红色上衣白色裤子的薛君正挥舞着国旗和十四运会会旗期待着圣火的到来。薛君今年55岁,是渭南市财政局社区健身操队的“领头人”。当天,她和100余位姐妹天微微亮就来到火炬传递沿线,载歌载舞庆祝这个难忘的时刻。

“为了在十四运会开幕式演出中有精彩表现,我们从5月份开始,就抓紧时间训练,向全国人民展示渭南人的活力和风采。”薛君说,刚退休后人一闲着,各种问题都找上门了。7年前,她重新拾起小时候练习体操的基础,组织邻里每晚练习广场舞,逐渐形成上百人的大队伍,“我又找回了自己的价值,运动是我保持身心健康的秘诀”。

强身健体正在成为更多人的共识,带动了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渭南市将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随着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射击馆的全面建成投用,极大满足市民体育运动需求的同时,也为渭南这座西部小城争取到了举办各类大型赛事的资格。“丝绸之路”国际足球赛、中德足球夏令营、NBL全国男子篮球联赛等国内外赛事,为当地带来大量人流和人气。

60分钟欢歌笑语,阔步向前。67位火炬手依次经六泉路、渭河大街、仓程路、乐天大街,到达市体育中心东广场。锣鼓雷动、彩旗飘扬,这里已经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为迎接十四运会,渭南市体育局对该中心体育场、体育馆进行了5G设备安装、导视系统改造、停车场管理系统安装改造、电力通信设备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工程建设,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圣火点燃了530多万秦东儿女的热情,让我们共同期待体育健儿一展英姿。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