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走路或骑自行车通勤可以显著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
关注

走路或骑自行车通勤可以显著提高心血管健康水平

在中国,自行车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自行车王国”是中国留给世界最深的印象之一。只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汽车成为中国城镇道路的主角,自行车仿佛变得无足轻重。

1981年,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等十种日用机电产品生产。1986年头11个月,全国自行车产量达3229万辆,相当于平均一秒钟不到,就有一辆新自行车出厂。轻便车、女装车、彩色车在城市销售火爆。

到了80年代末,中国自行车保有量达到5亿辆,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当时人口过千万的北京有800万辆自行车,除去老人孩子,几乎一人一车。高峰时段,东单、南河沿、西单等路口每小时就有两万多辆自行车通过。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为当时中国城市的一大独特景观。

如今有研究人员针对十万中国人展开了一项长达十年的研究,发现,走路和骑自行车这两种主动通勤方式分别和缺血性心脏病风险下降10%和19%有关!其中骑自行车还和缺血性中风风险下降8%有关。

研究发表在了《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这是首个关于中国人主动通勤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长期关联的研究,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前瞻性研究。

工作中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了班又没有时间运动。所以通勤时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就成了一个不错的“两全”法,但是有研究表示,吸入空气污染物过多可能会抵消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那么是否应该选择在通勤时运动呢?

此次的研究,结合了空气污染等一系列影响因素,分析了走路和骑自行车这类主动通勤方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中国的10个地区(5个城市地区和5个农村地区)开展,共招募51万多名志愿者,在结果分析时,研究人员从中随机抽取部分作为代表。其中被抽取的104170人平均年龄为45.9岁,其中48.6%为女性。总的来看,有47.2%的志愿者是“非主动通勤”,也就是坐车或者骑摩托车,总之是不太需要费力气的通勤方式;13.4%是在家里或者离家很近的地方工作;剩下的20.1%和19.4%是选择走路和骑自行车的。选择主动通勤方式的志愿者平均年龄更大,更可能是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较低,更可能用固体燃料做饭和取暖。

在调整了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因素、久坐时间、BMI、空气污染、被动吸烟和其他时间的运动情况这些影响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与选择非主动通勤相比,走路,以及在家里或离家很近的地方工作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下降10%有关,而骑自行车更是与风险下降19%有关。


转载:中国经济网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