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评论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
火爆的苏粤大战,到底谁扮演了错误的角色?
关注

昨晚的一场江苏主场和广东的比赛,打出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

江苏和广东都是CBA的传统球队,两队历史上交手次数65次,其中不乏经典的04-05赛季的总决赛5场大战。说两队是“宿敌”,这没错。但两队同为南方球队,火爆程度也没有到每战必刺刀见血的地步。

但是这场比赛,一场普通的常规赛,却打出了季后赛般的惨烈。双方各有一人受伤离场,6人被罚下,5人5次犯规,全场一共吹了75次犯规,58从罚球,6次违体犯规和3次技术犯规。

单从这些数据上就能够感受到这场比赛的“残暴”。

赛前,江苏2胜3负,刚刚客场连败回到主场急需回血;广东5连胜,保持不败金身。很显然,连败的江苏对胜利更饥渴,但是面对阵容其中的广东,他们赢球的难度太大。更何况球队的两个主要轮换曹飞和史鸿飞因伤确定休战,主力外援戴森面临这即将下岗的命运。

实力,运势,都不站在江苏这边,但是他们还是保有顽强的韧性,主场不赢也得让你掉层皮。过去三个赛季,贝帅对于江苏队球队意志力打造是成功的,输赢先放一边,场上至少要给对手一个态度,一个让对手下次见你就“胆寒”的态度。

所以,全场江苏拼的惨烈,防守凶悍,这是可以预见的。广东今年虽然主打小球,快攻旋风,但杜锋的执教理念也是以防守为先。

这样的两支球队碰面,必然是一场全场相互撕咬的比赛。

比赛激烈,荷尔蒙充沛,这是球迷愿意看到的,但是激烈到混乱,全场充斥着哨声和争议,这就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一场比赛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球员、裁判和球迷。

一场比赛出现争议,混乱,一定是这三方中出了问题。球员、裁判和球迷,到底谁在这场“混乱”的比赛中扮演了一个错误的角色?

先来说球员。

Snip20181102_85.png

这场比赛最大的争议在于易立在防守中绊倒了易建联,导致后者连续两次扭伤左脚。阿联受伤之后痛苦倒地,经过队医简单诊断之后,他就被队友抬下了场。回到更衣室之后阿联没有过多停留,直接回了酒店,等待进一步的检查。今天最新的消息称,阿联伤势没有大碍。

回到这次富有争议的防守上,易立的动作在赛后被很多球迷称为是“脏动作”,“坏动作”。我不是双方当事人,作为一个看客,我只能说一下自己的感受。这个球我第一直观感觉,易立并非是故意的,在易建联突破内线准备上篮的时候,易立只是下意识的向内线滑步,想要阻止易建联上篮。这个球易立的横跨一步幅度很大,脚正好出现在了易建联左脚落地的点上,导致了他第一次扭伤,之后易建联为了支撑身体,左脚再一次不慎90度弯曲,第二次扭伤。这两次是连续动作,最初的原因也就是易立的那个幅度比较大的滑步防守。

假设,我们假设这次是故意的,江苏队就想是垫脚,让易建联扭伤下场,让广东减员以取利,那这种给生涯落污点的动作怎么说也都不会落在球队老大哥的头上,如果是球队赛前有预谋,也得是派上个小孩上去干这事,不可能推出一个球队老大干这种“脏活”。

如果不是球队预谋,那会不会是易立临时起意?首先易立和阿联远近无仇,易立从前没有过黑历史,不是这种使绊子下黑脚的专业户,如果临时起意,不一定能下脚能么稳准狠,还附带二次伤害。易立在江苏队兢兢业业,老了老了还做这种毁名声的坏动作,为了一场胜利不惜毁掉自己羽毛,值得吗?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赛后,易立也主动向阿联道歉,阿联也大度的谅解,而且用一句调侃巧妙为易立解了围。作为中国篮球的领袖球员,阿联在这个时候还是很有大哥风范。球场上的一些犯规,是不是故意,球员自己的判断远比观众球迷更专业,更有经验。

当然了,不管我的观点如何,怎么去分析这背后的逻辑,都安抚不了阿联球迷心中的情绪。对于易立的指责还咒骂还会继续,能熄灭这场怒火的,只有时间,谁站出来说话都不好使。

再说裁判。

Snip20181103_94.png

这场比赛裁判的吹罚有很多的争议。全场75次犯规,58次走上罚球线,6次违体犯规,3次技术犯规;这样的数据呈现已经说明了这肯定不是一场正常比赛。

这场之前,江苏场均犯规是25.6次,广东的犯规次数是25.4次,这个数据在整个联盟排名是中等偏上位置,但是这场比赛打完之后,两队场均犯规次数蹿升联赛前三。这一场比赛江苏队一共犯规了39次,广东队36次,瞬间拉升了赛季平均数。

犯规多少是球员的事,但是控制犯规次数跟裁判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比赛双方的情绪,态势,合理掌握判罚尺度,并且将这个尺度保持整场,这是裁判要做的工作。

这场比赛两队的判罚尺度的拿捏合格吗?双方的判罚尺度一致吗?

我不是专业裁判,不敢妄议,但这样一场场面堪称支离破碎的比赛,CBA公司相关部门不闭门回看和反思一下吗?

该追罚的是不是要追罚?需不需要出具相应的裁判报告?这样的比赛不能只是民间讨论就过去了,而是要成为推动联赛进步的契机。

有些时候,一些不合理的吹罚,该吹的没吹,不该吹的吹重了,这些细节都会潜移默化的给球员以暗示,成为最终引爆矛盾的火药点。

最后说球迷。

联赛在进步,球迷素质也在进步,但是低端的球迷还是会出现在各个赛场上。这不单单是联赛的问题,背后是个社会问题。球迷的整体素质中,总有那么一撮低端的群体,散落在全国各个赛场成为比赛中不和谐因素。

很多人看球都会骂街,区别是有些人只是在心里骂街,有些人会站起来跳脚骂街。昨晚比赛最后时刻,周鹏向球迷做出不雅动作的原因就是有球迷向他言语攻击。虽然现场的收声并不算好,但相信很多人能隔着屏幕听到那个刺耳而且熟悉的词组。

很多球员对于这种情况都见怪不怪,面对这些指名道姓的辱骂只能充耳不闻,选择性屏蔽。但是有些球员在特定的情绪下,可能会有过激的回应。昨晚的周鹏显然是没忍住。

相信周鹏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些污言秽语,当年总决赛他听到的骂声可比这阵仗大,气势足。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次阴沟翻船,实属“意外”。

在冷静下来之后,周鹏第一时间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开道歉,他知道自己失了态,也愿意接受随之而来的联赛处罚。

作为职业球员,应该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来自球迷的攻击,不管是精神的还是实物的,都得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本不该他们承担的必须要承担,这是职业球员这个角色的心酸和无奈。

联赛大环境就这样,你要在这个锅里吃饭,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控制自己。

不过换个角度想,为什么我们联赛不能够最大限度的限制这些低素质球迷进场看球?现场安保队球迷恶劣行为实行零容忍,以及设立一个联赛球迷的黑名单,买票实名制,每一个座位实名到人,任何一个球迷做出一些违反联赛条例的行为都能追责到人,增加低端球迷违规的成本,这样是不是也能给球员减少一些来自场外的“攻击”?

一场普通的常规赛,折射出多重的问题。有问题,解决问题,联赛在个过程中改进,进步,这是一个良性发展轨道。

对于CBA联赛来说,问题不是洪水猛兽,视而不见的不作为,才是。


全部评论
0
表情
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