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2月15日晚,中国足协官网公布了《中国足球协会关于调整俱乐部准入规程部分条款的通知》(以下简称“调整通知”),2023赛季职业俱乐部准入工作正式开启。相较以往,中国足协在准入规程中新加了各俱乐部应认真准备亚足联、足协杯和超级杯赛事,不得无故弃赛、罢赛,各俱乐部严格执行各级裁决等受到外界关注的条款。
《新京报》认为,因受疫情、赛程冲突等因素影响,中超球队过往几个赛季对亚冠联赛态度有所变化,弃赛、以梯队出战比赛屡见不鲜,这一情况下,中超球队近年来在亚冠赛场多次出现大比分失利,技术积分排名下降,亚冠席位也面临着大幅缩减的尴尬前景。为此,中国足协专门在准入规程中增加“关于积极认真参加亚足联赛事的承诺”。
按新增条款,申请准入的俱乐部应承诺按照亚足联赛事准入要求和赛事规程,认真准备亚足联赛事,不得无故弃赛、罢赛,应服从赛事组织方管理,加强赛风赛纪管理,派出最强阵容,争取最好成绩。这一要求也相应出现在足协杯、超级杯等国内赛事上。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积极认真参加亚足联赛事、足协杯、超级杯等赛事的承诺被列为A级(中超、中甲、中乙均为此标准),《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明确规定,A级为“强制性标准”,即准入申请者没有达到所申请参加级别联赛的任何一个A级标准,将不能获得该级别联赛的准入,同时不能参加该级别的职业联赛。因此,若有俱乐部敷衍面对相关赛事,将影响到下一年的准入。
中超联赛本赛季重回主客场赛制,对亚冠联赛的态度也应恢复至“全力争胜”时期。2021和2022两个赛季,中超球队在亚冠小组赛上交出的答卷均为1平11负,连续两年未获一胜。对目前深陷低谷的中国足球而言,以积极态度出战亚冠联赛同样是走出挽回中国足球声誉及颜面的一步。
在调整通知中,职业俱乐部准入规程的“法律标准”同时增加“俱乐部依规执行国际体育仲裁院、国际足联、亚足联、中国足协、中国体育仲裁委员会等机构作出的纪律处罚决定、仲裁裁决”, 申请准入的俱乐部应承诺依规执行上述机构所作出的处罚,并在规定期限内支付仲裁款项、罚金和滞纳金等。这一内容对中超、中甲和中乙俱乐部均为A级标准。
近几个赛季来,中国职业足坛的一大乱象就是拖延裁决。2021和2022两个赛季,多家职业俱乐部因合同纠纷收到过国际足联、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等相应机构的裁决,但不少被欠薪球员即使拿到裁决书,俱乐部也因“没钱”而拒绝执行或延期执行。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足坛的相关积案数量极多。新增相应“A标条款”后,解决积案也有了时间表——若未严格执行仲裁,俱乐部将失去明年的准入资格。
不过,准入规程的新增“A标条款”,能否解决中国职业足坛乱象、提升中超球队在亚洲赛场的竞争力,依然要看执行效果。若无法严格监督执行落实,在准入环节上对未达标俱乐部“得过且过”,“A标”也将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