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杨阳 Yang Yang“王中王”大满贯
摩丹·弗罗斯特 Morten Frost自学成才的集大成者
赵剑华 Zhao Jianhua“末代天王”蜚声天下
伊萨克·苏吉亚托 IcukSugiarto羽球王国的信仰
皮特•盖德 Peter Gade 惊艳了时光的丹麦金童
陶菲克·希达亚特TaufikHidayat “坏小子”不只有“上帝反手”
李宗伟Lee Chong Wei永不言败的战神
林丹 Lin Dan 神话“天王”还在奔跑
在没有比赛的日子里,回顾经典成为我们与羽毛球赛场最直接的接触方式。羽毛球场上,男单项目永远是最令人瞩目、最扣人心弦的。在羽毛球发展的几十年里,一代又一代顶尖男单选手成为一代又一代球迷的永恒记忆,其中的一些人更是被冠以“天王”二字。
他们是一段时期内在球场上拥有绝对制霸能力的统治者;他们需要极为突出的赛场表现,不论成败,都是拼搏、奋进、奇迹的创造者;他们的辉煌与波峰浪谷,要经得起时间的洗礼与仰望;他们引领着时代脉搏,缔造着羽毛球场上的精神象征,代表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一次,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些被称为“天王”的男人们。
谁是“天王”?
其实,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赛场“天王”,除了被公认为的那几位天王,凡在我们心中留下过烙印、在前进的岁月中当过我们的指明灯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心中独一无二的“天王”。
·成绩
就这个角度而言,“天王”二字是主观的,亦是开放的。从没有人说过,没有夺得过大赛冠军,就不能成为“天王”,像李宗伟、盖德这样长期稳定地保持一流水准、拥有独特技术打法的人,其传奇色彩不亚于一位奥运冠军。但是,在激烈而残酷的竞技体育中,成绩是最直接能让你获得关注的因素。
·时代
在羽毛球发展的几十年里,男单赛场的高光者无数,梁海量、韩健、阿尔比、董炯、孙俊、叶诚万、夏煊泽、鲍春来、陈金,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天王”的红地毯上走过、停留、告别……若论英雄,他们都有着所谓“天王”的气质。只是,每个时代的机缘巧合和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我们熟知的那一批人、那几个人,让他们被冠上“天王”的头衔。这是一个时代兴盛的见证,也未必不是另一个时代不够开阔的反映。
上世纪80年代,四大天王在大赛上“轮流坐庄”,各类大赛的男单四强亦常是他们齐聚的身影。北京奥运周期开始,林丹和李宗伟一直使羽坛格局维持在“林李相争”的局面。在这两个时代里,他们成为最突出的身影,亦因而获得了最集中的关注。换个角度来说,这两个时代大部分的闪光灯都被用在了他们身上,其他球员的身影相对黯淡了。
相反,在百花齐放的90年代和未来名将初涌现的21世纪前些年,名将众多,多得我们难以选出谁最突出。1991年到2004年之间,共有七届世锦赛和四届奥运会,共计11枚男单金牌归属11位不同的球员。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每次大赛乃至每次公开赛的四强名单都在变化,更新换代之快让人尚不能适应,还如何评得上所谓的“天王”?
·年少
20岁,这几乎是两代四大天王成名的最晚年龄。除了盖德,其他几位“天王”几乎都在20岁前就完成了崛起、惊艳、成为羽坛一大高手的过程。所谓乱世出英雄,那些少年英雄频出的时代,往往正是上一批天王老去之时,正如当下的世界羽坛。
20岁的年纪,正是一名男单在成年赛场确立地位的关键时期,他们脱离了青年赛场的懵懂,身体状态正值巅峰,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当下年轻选手可以借鉴前辈们的经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挫折
大概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遇到过挫折和失败的运动员,只是成功的运动员往往都是能跨过苦难的那些人。如果没有十足的勇气和信心,杨阳可能无缘国家队乃至省队,弗罗斯特可能因没有教练而与羽毛球渐行渐远,苏吉亚托或许会沉寂于全印尼国民的质疑声中,赵剑华更难从如此严重的伤病中走出来。
盖德经历过膝伤手术,林丹经历过雅典奥运会的一轮游,李宗伟经历过漫长的禁赛期,自古大将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是悍将之于武将,正是他们有能力乘风破浪直达沧海。有过伤病,有过失败,有何惧?
·性格
回顾各位“天王”的成长之路,他们大多具备了突出的性格特点。林丹的经典暂时无人可敌,但他也曾是叛逆少年,在赛场上有过冲动的时刻,有过很多负面新闻;“坏小子”陶菲克的狂傲引来无数非议,但这或许就是他潇洒打法的来源;谌龙的赛后采访引起过“不会讲话”的质疑,但其实这也是他不掩藏不遮盖、率性直白的反映。
“有性格”并不自带贬义色彩,它往往更能成为运动员对抗外力的铠甲。我们有时会说,他们都曾经是“问题少年”,或多或少有着不能让人全然接受的特质或事件。可这因果关系谁又能理得清呢?是他成绩好所以才引来瞩目?还是他的瞩目引领他走向成功?
·下一位
现在,世界羽坛的男单格局正处在上一个天王周期落幕,新一代英雄正在催生的态势。就成绩而言,日本的桃田贤斗无疑是这几年里最突出的一名候选人。正如几位前辈一样,桃田贤斗成名早,有稳定的好成绩,受过因禁赛而错过奥运会的挫折,可谓是大热人选。
丹麦的安赛龙手握世锦赛金牌和奥运会铜牌,在大赛中证明过自己,但这两年受伤病影响,状态起伏大,亦时常陷入难赢桃田的局面。能否更进一步,安赛龙在未来几年的表现最为关键。
石宇奇已经是被大家认可的中国男单接班人,他20岁开始崭露头角,22岁首夺全英桂冠,并成为国羽主力。虽不算早,但在拥有林丹和谌龙的国羽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现在,石宇奇手握世锦赛银牌、总决赛和全英金牌,成绩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对于石宇奇而言,他在2019年的严重受伤该是最有影响的,但有多位前辈的指引,他无需惧怕,就让这段挫折的经历成为他成长为下一代“天王”的养分吧。
金廷、安东森、乔纳坦、李梓嘉,正在崛起的男单不在少数,不知到底谁能把握住时代的机会,成为日后的“天王”。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可能全部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从来“天王”只在极少数。